第二百七十二章 愁什么(2 / 2)

第二版则刊登了赵鸳鸳之前在彩蝶镇大力宣传的灵石产量法打油诗,打油诗的字数不多,但是字写的非常大,还配上了插图——一束稻穗和人的笑脸。

第三版则是在动员彩蝶镇周边难民组织集体生产,要求近万名饥民在三天之内按照自己的来路,组建生产大队。

如果三天内未能明确自己的组织,则将由镇委员会进行协调分组。

在第三版的下方还刊登了夜校学习班的消息,说是七天后要招收第一批学员,完全免费,未招收者可参与旁听。

在第四版刊登了有关身体不适的初步处理办法(这个自然是华之桑投的稿),然后在第四版的一个角落里刊登了破获伪钞制造案的新闻,以及高大壮打伤丁小豆的新闻。

当然,他们两个的姓名也都被隐去了,办报纸的人赞扬了一番见义勇为的行为,并且强调了一番,委员会禁止一切形式的私刑。

第二天一早,手抄的十几份第一期彩蝶时报被粘贴到了彩蝶镇内外的各个场所。

在人员众多的地方,为了照顾诸多文盲,还有专人为大家念,比如苏秀才。

苏秀才一遍一遍念的是唇干口燥,最后只好哑着嗓子劝大家以后抽出时间多多去参加夜校学习,那边教识字教文化。

这天中午,当郑书办来拜访张员外的时候,张员外正坐在自家院子里抽着旱烟。

他的膝上摊开的正是一份下人替他誉写好的彩蝶时报,他眉头紧锁,嘴里念叨着“拔节抽穗三五天,家家户户生炊烟……”

郑书办一听,乐了,他捋了捋自己稀稀拉拉的胡子:“您怎么也开始念叨这个了?这报我也看了,要我说,赵小姐真是不简单,她这样一弄,粮食丰收了,大家都活过来了,好事啊好事!”

张员外“嗯”了一声,在台阶上磕了磕烟灰,等着郑书办继续说。

“您瞧,这粮食收上来了的话,我好通知我哥回来啊。这荒年别的县都交不上来税,咱们缴上来,四九城里的那位一高兴,咱们就全都……”郑前眯着个眼睛,没把话说完,比划了一个高高举起来的手势。

“我看没那么简单。”张员外的眼睛死死盯着第三版建立生产大队的那则新闻。

“您真以为赵小姐会在咱们县待下去?我那个哥,可是县太爷啊。”郑前有些烦躁。

“不好说,”张员外又抽了一口烟,说道:“你看着吧,又办报纸,又办学校,这位赵小姐啊,深不可测,她这是打算扎根啦。咱们都得早做打算。”

“依您的意思呢?”

“先别让郑大县令回来了,现在回来搞不好要有麻烦,让他有多远跑多远吧。彩蝶镇,怕是要变天了,你我二人,就算是再算上你哥郑途,也不过蚍蜉尔。”

郑前也不是傻瓜,他被说动了,两人面对面地在院子里默默坐了一会儿,许是时令到了,院子里的那几棵桃树都要开败了。

郑书办临走的时候,张员外又开口了,似有疲累之态:“这个报纸,一定要多看,他们生怕看的人不知道他们想干嘛,全都写在上边了。以后还是莫要存了旁的心思为好。”

时光飞逝,距离赵鸳鸳拉上一批物资下山救灾已经过了将近一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