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我念与你听。”
“这……这么多字,不……不会全都是批评我的吧?”菱儿终于绷不住了,哭丧着脸问道。
“什么?想让整整四版全都写你?”华大夫乐了,“不可能的,这上边还有我的投稿呢。”
华之桑知道菱儿发愁的是什么。
于是直接翻到第四版,指着一个角落里的豆腐块文章,说道:“这里才是写你的呢。”
他念了起来,菱儿屏气凝神:“题目:破获伪钞制造案一起。粮票是我方发行,用于交换粮食的重要的货币。”
“昨日,在彩蝶镇外慰问饥民期间,甲某因私自伪造票据被我方志愿者丁小豆同志当场查获。”
“经查证,该票据系甲某私自涂画而成。目前,甲某已被我方控制,并判处1年期劳动改造。在此向诸位群众朋友们郑重宣布,制造伪币是严厉禁止的行为。如果发现有人在继续制造,欢迎各界群众积极举报。”
“甲某……是我?”
“对啊,你这不是已经过来劳动了吗?”华之桑心想,他一个大劳改犯带着一个小劳改犯干活,这倒也不错。
“那劳动改造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期间,你有基本的吃饭休息的权利,但是你的劳动是没有报酬的,而且没有参加选举的权利。
劳动改造的目的,是希望你在劳动的过程中改造自己,提高思想,以后不要再犯错误。”
华大夫讲了一大堆新名词,菱儿晕晕乎乎的没太听懂,但是她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错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大:“那1年以后呢?”
“你就自由了,”华大夫的口气硬起来,“你要是嫌这边累,就想去哪儿去哪儿。”
“别啊!”菱儿觉得自己要是干了一年就直接跑了华大夫一定会难过的,况且,她现在已经明白过来了,这位华大夫就是那个和赵小姐一同过来的神医,要是能跟着他学习一二,也算是她的福分了。
想到这里,她倒头便是想拜:“华大夫,华老师……师父!请受——”华之桑马上把她给拉起来了:“初来乍到的,别那么着急拜师。”
“哦……”菱儿有些尴尬。
“你以后多半是去玉凉村生产大队,”华大夫把报纸翻到第三版。
“彩蝶镇本地的生产成果很显著,他们希望你们都能独立自主,所以往后你们这些外乡的也会被组织起来一起生产。”
彩蝶时报的第一期内容丰富,有不少板块。第一版是要闻,占了几乎整个版面的是彩蝶镇大生产成果一览。
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彩蝶镇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的水稻亩产量,还有示范户老钟一家的采访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