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原来是卧底1(1 / 2)

罪岸 许开祯 1288 字 2021-04-17

东阳街位于银河火车站西侧,距火车站银龙广场大约九百米到一千米的距离。这条街已经很有些历史了,但凡有历史的东西,看上去就有些陈旧。

东阳街同样。

据说民国那会儿,东阳街是极为繁华的,后期这里还住过一段时期的东洋人,那个时期这条街是叫东洋街的,常有穿和服的东洋女人出出进进,她们踩着木屐走路的样子甚是滑稽,常常引得住在周边的老百姓跑来围观。

宫渡看过一本关于银河旧时代的书,里面记录了那个时期东阳街的繁华与衰落。有学者将那个时代的东阳街称作“猫街”,性感的意思。宫渡一直想不通“猫”跟性感有什么关系,后来见导师卢野波的太太也养了一只猫,常常亲热地将猫搂在怀里,一副不舍的样子,宫渡似乎有点懂。

猫应该跟女人有关系,还是漂亮且有风姿的女人。

那个时期这条街上不只是有东洋女人,后来还有高鼻子蓝眼睛、长腿细腰的俄国女人。

离东阳街不远,有一座教堂,有说是罗马人修的,也有说是法国人修的。后来有一场大火,将教堂烧得不成样子,到现在还如废墟般立在那儿。

再后来,银河来了铁路工人,银河要建货场,而且是大货场,大量的煤、矿石、木材要从银河运出去,这里立马成了另番样子。

现在的东阳街,就是那个时期建造的。

说白了,它跟任何一个城市的火车站一样,是隐藏在繁华背后的一片落寞,是藏在岁月深处的一段记忆,是被时光洗旧了的东西。

货场的繁华与热闹从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末,每天还有不少的火车装载着各色物资从这里开出,但很快,那种熟悉的汽笛声就听不见了。货场败落下来,渐渐成了银河的负担。

到现在,东阳街就纯粹成了银河人的一段记忆,人们只有茶余饭后,偶尔谈起某一个时期银河的繁荣,把它拎出来夸赞一番。当然,上了岁数的人也会讲起发生在这里的一些风流艳事,包括八十年代打黑除恶时一次性从货场里面拉走一卡车人。

他们多是流窜犯,全国各地犯了案,偷偷溜到这里来,利用货场的杂乱,藏起身来。藏着藏着,就又恶习复发,结伴行起恶来。

市里一直想改造这条街,但因为跟铁路部门存在这样那样的瓜葛,每次改造方案提出来,都会遭到反对,然后搁浅。到今天,东阳街就像一个没有价值但又舍不得扔的古董,非常复杂地放在这里。

车子从广场西边逆行穿过来,在一个巨大的石狮子前绕了一圈,然后钻进狭窄的巷子。

“是开进去还是把你放在货场前面?”副所长问。

“直接开进去,25号。”宫渡说。

路上宫渡接到盛冰电话,跟钟好同样的口气,让他以最快速度赶过来。宫渡说,我正在赶。盛冰有点不满,要求他再快点。

宫渡就有一种预感,出事了,而且极有可能跟黄善龙有关。

果真,等赶到25号,就见有不下十辆的警车停在那里,好几辆还拉响着警笛,此起彼伏叫成一片,引得周围群众纷纷跑来围看。几个值勤警正在拉着警戒线,同时劝说现场的群众离开。

宫渡一眼看见了盛冰,盛冰着警服,正跟李活说着什么。

宫渡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叫了声盛前辈。

盛冰扭头看他一眼,没理,继续跟李活商量对策。

宫渡听了一会,原来是让李活当狙击手。李活想攀到马路对面的居民楼顶上去,盛冰不大同意。一是居民楼在马路南边,而25号库房在马路北,二者距离有点远,中间又有两个高高大大的圆形建筑物挡着视线,一个是水塔,已经废弃不用,但仍竖在那里。另一个是货场曾经用过的烟囱。

二来,盛冰怕上居民楼顶,会引起居民不安,有安全隐患。她的意见是到25号库房西边那库顶上去,那里视野开阔,可以清晰地看见库房二层的情景。

25号是当年货场的库房集中地,当地居民直接管这一片库房叫25号。整个货场约有十几幢库房,都是些又笨又高大的建筑。

银河火车站货运的功能被消减后,这里就成了一片废墟。这些当年的建筑,包括库房,全都废弃掉不用了。但由于产权归属问题,地方和铁路一直扯着皮,这一大块便成了历史遗留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宫渡从两人对话里,大约已经听出,有人挟持人质,逃进了25号的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