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词:
皓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又年年。
宁若信命莫信书,贤美未必有人怜。
时候到金亦失色,时运来铁也生辉。
世人不解苍天语,终为他人做嫁衣。
话说近代浙江衢州府,有一位长姓的小姐交了好运,嫁与本郡一个书香门第瞿氏的长子。长氏家中并无男丁,唯有三个闺女,出嫁的是二小姐。这瞿家虽为书香门第且日后拜为皇亲国戚,可当时却也不算一方大富,饶是此,这位小姐也算是觅得好归宿。然这三姊妹的运道也仅止于此,没几年瞿家犯了事,举家被贬斥至广西桂林府;大姐姐因没有嫁妆年岁渐大,婚事越发没有指望;最小的妹妹,则错嫁了一个败家子,短短几年便搬到乡下去住了。
这样又过了一些年,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瞿恩等这些被贬斥在外的官员被陆续召还,升官重用。长夫人回来的时候,怀抱着一对龙凤双胞胎:长子瞿衡,字行言;幼女瞿香,字柔婴。次女瞿香的名字不随哥哥,是因为瞿恩在桂林府还收养了一个女孩,姓梅,名疏影,字连城。连城是姐姐,柔婴便是妹妹,疏影暗香,暗香疏影。
长夫人身体纤弱,受不了这三个小孩的闹腾,便把自己年岁已大的姐姐接来做妈妈,从此专心休养在那穷山恶水养出来的病,也并不怎么管孩子。她姐姐只是略识几个字而已,幸而瞿大人有远见,从小便对三个孩子严格要求,从洒扫应对教起,又请了先生到家中讲习,才算解决了学问修养的问题。
于是有了些年,这三个小孩便慢慢长大了。其间长夫人也动过心思,想把梅疏影当成童养媳来养,却被瞿恩拒绝了。瞿恩说,连城就是他的女儿。见丈夫意志坚决于此,长夫人也只好讪讪地断了念头。
三个孩子长到十来岁,越发的聪明伶俐。尤其是梅疏影,粉雕玉琢,且琴棋书画样样都有了不错的底子,简直无人不夸,无人不喜,唯有长夫人对梅疏影的往往有更高一层的要求。
这一日,难得有空闲,瞿恩、长夫人,长妈妈三个人坐在亭子里看三个小孩玩耍,自觉是颇有成就。但长妈妈终究是觉得心中有些郁结:瞿衡瞿香是妹妹的亲生的,梅疏影也算是妹妹的养女,自己虽这般出力地养着,但百年之后,恐无人给自己送终。她这样想,不免垂头丧气,这想着想突然就想起多年没有见的小妹妹。
不知道小妹妹现在怎么样了?长妈妈说,她这样一开口,便引起了善良心肠妹妹的眼泪,长夫人痛斥妹妹当年的错嫁,现在在乡下也不知道过的什么日子,她坚信这个小妹妹一定过得很凄苦。她说得声泪俱下,使得瞿恩瞿大人不得不答应去留意一下,于是几日后他们便有了最小妹妹的消息。
这位最小的妹妹送了一封哭诉的信给姐姐们,说她的生活过得有多不幸,丈夫是有多么地不像话,又说她一连生了好几个孩子,现在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养活他们
你看看,长夫人一接到信便哭得不成样子,我当初就说那男人不能嫁,可她就是贪那几个钱,现在看看她的大姐姐看到信,越发动了本来就有的心思,她表达了一下对二妹妹看法的赞同,就开口道:看来小妹的生活确实过得很困难,到底姐妹一场,眼下咱们的日子还行,要不咱们接济接济他们。那怎么行,长夫人反对道,妹夫又嫖又赌,钱寄过去反而助长了他的毛病,到时候又要钱,这可是个塡不了的无底洞。那这样吧,长妈妈道,妹妹也说孩子多养不了了,我膝下一个孩子也没有,不如让妹妹送过来一个,我们来帮她养。这个提议长夫人立刻表示了同意,说是做了善事也算功德一件,但她又提出了许多要求,说男孩子怕太野欺负到瞿衡,又说是年龄太小吵闹起来对自己身体不好,还是选个年龄跟自己的一双儿女相当的也好有个伴。
长夫人的这些种种要求,也亏得她小妹妹孩子多,没几日就由托人送了一个七八岁叫小嫙的女孩儿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