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沉鱼的记忆也确实是停留在六岁那一年,一处湍急河流之中挣扎,耳畔传来许多人焦急的呼救:“沉鱼,沉鱼……”
凭着名字、药王谷这两点是可以有初步的判断,可是八年前北境告急,契丹约过长城边界,战火烧至幽州境内,幽州多城百姓四处逃散,其中也不怕有同名同姓的六岁女孩一样走失了。
“不知我身上究竟是那些特征,可以佐证?”
贝婩如实道:“是姑娘背上如同梅花般形状的红印,还有耳后的一枚胭脂痣。”
这些特征不是在背上,就是在耳后,长在极隐秘处,难怪自己醒过来这几日并未觉察到。
宋沉鱼在回忆翻找了一番,无论是原主在世时,还是那日牢狱与今日的见面。信王对宋沉鱼的态度是半点客套也没有,冷冰冰的,如同是一件趁手的利用工具,更莫提邹雯所嫉妒的暧昧情生。
贝婩说的这些特征都是在女儿家身躯里极隐秘的地方,那信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将帮自己治病的宋沉鱼联想作京城宋家的女儿?
宋沉鱼蹙眉,轻声问道:“信王可是从上次来落英县起,就因为名字而对我有所留意?”
贝婩点头,毫无遗漏地述说:“正是。王爷为了避免寻错了人,特意派人在落英县查询姑娘从药王谷,一路南下的路程,再三核查,才终于在昌平城内寻到了姑娘的大师兄邱平衍。由他口中得知,当日在药王谷外的山林溪涧旁救起姑娘时的经历,时间地点无一不相符。”
也就是说为了调查宋沉鱼的身世,信王手下的人还是特意在县内打探了一番。
想来,信王部下行事必是不严密,又是对宋沉鱼特意地四处询问,所以才引得了邹雯的怀疑,误以为信王是对貌美且有医仙之名的宋沉鱼心生青睐,再有蒋丽华在一旁添油加醋,进而嫉妒演变成了怨恨,才酿成了后续的谋害。
唉,宋沉鱼啊宋沉鱼,你本该是宋家的掌上明珠,却因为这般阴差阳错,枉送了无辜性命。究竟是你福薄,还是那些存心害你之人太过命硬。
邹雯也就罢了,凭她的容貌人品,即便是躲过了此番罪责,日后进了大燕京城都会泯为众人,以至于前世姜维根本没有听说过这号人物。
如今她落得如此下场,哪里还用她再落井下石。
只是那个蒋丽华,尤为可恨。
邹雯被判流放,而蒋丽华却安然无事,可随信王进京,再继续赴她的锦绣前程?
宋沉鱼沉着郁郁的神色,说了一声:“多谢贝婩姐姐告知沉鱼真相。”
问到此处,信王已经将宋沉鱼的身世事无巨细地彻查了一番,她已无疑惑。
贝婩则缓缓跪下,叫宋沉鱼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