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苦求乐:少想一些负面的事(1 / 2)

避苦求乐:少想一些负面的事

一个男孩子,他的父母离异了。家庭的变故使他变得郁郁寡欢,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还动不动对同学发脾气。也许是为了平衡自己内心的混乱,每天吃完晚饭他都一个人在操场上转圈,一圈又一圈。谁都知道他的痛苦,可是,就是没有人能够安慰他。就在这个时候,班里一个并不起眼的同学杰出现在他的身边。于是,在学校的操场上经常能够看到两个并肩而行的身影。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同学完全从父母离婚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就在前不久的一次同学聚会上,同学们见到了杰。当同学们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杰微笑着对他们说:“其实没什么神秘的,你们并不知道,我父母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离婚了。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我发奋学习,结果考上了大学。回首那段生活,我发现自己成熟了,独立了,坚强了。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了他而已。”这样的答案让同学们非常吃惊,因为整整4年,全班没有一个人知道杰的身世,而且,他一直生活得那么快乐、豁达。同学们问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杰说,经历了不如意,他学会了感谢生活。因为,正是那段家庭的变故,才成就了今天的他。

我们需要感谢生活吗?在生活中,很多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问起这个问题,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的时候。当好运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会感谢生活,可是,当生活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会抱怨生活。但是,生活常常不会因我们的抱怨而变得美好起来,有的时候,还会因为我们的抱怨而变得更加糟糕。

不要抱怨自己目前的境遇,不要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不满意。感谢生活吧!若我们没得到什么,那是因为我们本没有付出什么;若我们觉得自己所得太少,那是因为我们本可以付出更多!

心往好处想,才能帮我们冲破环境的黑暗,打开光明的出路,才能获得更多更大的人生乐趣。在困顿、苦难面前,一味哭丧着脸,除了磨掉自己的锐气外,是不会赚到任何同情的眼泪的。领略刺骨寒冷的人,最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只有从痛苦的环境中摆脱出来,才会深深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就像火车过隧道,即使在黑暗中,也要看到前方的光明。

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蓝姆·达斯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病入膏肓仅剩数周生命的妇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坏到了极点。蓝姆·达斯去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度过剩下的时间呢?”

他刚对妇人说时,妇人显得十分恼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到他话中的深意。“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