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拉练的收获(1 / 2)

兵与少年 青城龙猫 1413 字 2021-03-03

《兵与少年》

下连篇8

老王是我们那一批电台班新兵里唯一退回去的,其实他根本不需要被退回去的。他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有着负面教材的意义;男孩嘛,私下里热热血装装13没什么的。但是不要拿自己的汗水开玩笑——

电台班从周老教上次剑走偏锋的调戏连队中就可以看出,其实营部也是很有战斗力的。只是因为营部要干的工作太多以至于没有表现的机会;老王是一个需要表现的人,马扎配电报、迷彩配胶鞋。与训练场上武装起来的步兵的确相差甚远,时常会被步兵调笑电台班养老之类的。我们没有什么的,张班更不用多说了。

调笑电台班养老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每个步兵都会调笑。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看你的胸怀了。毕竟我能理解那种粗人在不断的体能锻炼下日益增长的自信心和与我们相视时那种不爽。曾几何时我不也是其中一员?

老王受不了,真的受不了。一个人感到羞辱的时候,方寸就会大乱。打个比方——《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智力低下无视许多外在的因素的话;那部电影压根就没有看头了。傻子这玩意吧——真的是出人才的!

除却老王,繁重的电台专业训练压榨了我们的脑细胞;早晨睁眼到晚上熄灯。我们的脑海里被那份祖宗折磨的惨不堪言;之前也说过我是不如老王的,老王其实比我小很年轻的;脑子好而且热血方刚。我们累死累活一天的成果;老王也许只需要在一个人的时候潜心记忆个把小时。这不得不让人有优越感,同时也会暴露出问题。

老王在这里就像所谓的尖子,过早的优越感让他容不得半点质疑。步兵的质疑和言语让他心情焦躁、焦躁的心情让他记忆电台专业出来问题。渐渐的出现了反超;我们已经熟悉了环境和训练,我们没有对环境挑刺。我们逆来顺受拼了命的记忆使得我们记忆完了并且开始下一阶段的训练时没有丝毫问题。

老王愈发暴躁,一方面是外界的质疑;那种质疑我们都有接触过,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之前八连的傻狍子跑过来不自量力的说电台班一天太好过了日子过的挺舒坦,结果被一纸电报吓跑了。另一方面就是专业被我们赶超,那种拔得头筹后被赶超的感觉很不美妙。

有人也许觉得老王应该会被某个人说教一番,认识的自己的问题;然后克服焦躁渐渐恢复正常。

是有这么一个人的,只不过有句俗话叫做:“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老王仿佛魔怔了一般,杨司机的思想教育是比较粗暴的,在部队里;特别是当你融入这个集体后,你会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怀柔的思想教育是只针对极个别敏感人群的,大多数的时候思想教育是大男子主义的。大体的就是单独叫你到某个地方,两个人点根烟然后问你:“这么回事?能不能克服?你个爷们哪来的这么多臭毛病?”

一套三板斧,基本操作后对于基本的人都是效果极佳的。但是老王出现了基本操作之外的效果,杨司机是个云南的山老表;说实话像杨司机那样年纪的人说什么九年义务教育怕是有些许牵强的。毕竟那种正儿八经穷山恶水的地方上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杨司机尽力了的,谁都没有觉得杨司机的情绪失控有什么不对,毕竟非要让一个兵能打仗的同时十全十美的感性是强人所难的。

老王不是故意的,所以后来在收拾他的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并没有被遣送回连队的不悦。收拾东西的间跟我们说;他现在收拾东西只是电台班在吓唬他而已,东西收拾到一半班长就会崩不住服软让他留下。

老王收拾完东西了,背囊蛮大的。背上背囊他踏出了电台班;此刻他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