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与少年》(男人的浪漫)
新训的日子5
零零星星的讲了关于大家眼里军旅的神秘,写的尽量按照时间线走可还是让我写一写就得琢磨良久接下来该怎么讲故事;更加让人可气的是我找到了一本小说《人生长恨水长东》着迷不以,熬夜加班的听着全无追忆的意思。怎么一来也便耽误了讲故事的进度……斯~我——这事干的真值得。全掌懶这本小说回忆起来某些忽略的细节在这本小说的感触下也有了些许新的触动。
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经验的特性和需要,部队有着一套完善的职务等级体系。军师旅团营的配置被这些职务的分割管理下井井有条;其中连排班是几乎每个兵都要解除的层级。每个兵都会有他的班长、排长、连长。如果你足够强你会有机会变成班长、排长、连长。职务的存在不单单是管理权柄和光鲜的亮丽,与之带来的是对集体的考虑和直接负责。
班长这一职,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一定是上学的时候某个班主任身边的那个狗腿子;这样的人在我这个学渣的眼里是天生来祭天的好料子。如果不是这么一类人的存在,绝大多数的人在求学的记忆里应该不会有那么几个让人看不上眼却又不得不客气的人。对自己曾经不畏权柄自傲着。在学校的记忆里班长这个字眼有时(负责任的说在我眼里这位子真不咋样。)的却是不那么光彩。可是随着军旅的开始班长这个词成了我人生字典里最亲切的人;不在家的军旅岁月班长直接管理我和我的同伴战友,纵然是对班长这一次有过如何的偏见。也被那种如兄如父的照看之下得到的改善。
父兄的亲情我是不大懂的,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个酒徒。诚如狗血剧情里的醉酒打妻儿的事情,在我的童年里并不是耳闻的故事。次之我只有一个姐姐;所以如兄如父的东西我只能在话本里感受。话本里给我的感受就是如山父爱什么的形容词,亲身体会怕是无望;至今也并不有如何体会。所以我把那种班长承担责任的身影看作了那份父兄的背影。
责任是部队里裁定职务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能力当然是上位的硬件。责任就是业绩的表现了;不空谈有点遥远的排职、连职的感受。要知道虽然大多数的兵哥哥在或短暂或漫长的军旅时光里接触最多的也就班长、连长、排长了。可是我不大一样。(具体如何后面故事里慢慢讲述)
新兵连的班长是冯乐,他在我心里绝对是启蒙之师;也是第一个哥哥。这个憨憨的班长第一天就给我整的蒙圈了;而后在三个月的新训生活里,用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影响力把我社会上已经染上的色彩洗掉了。使得在部队服役期间我成功的走出了入伍之前的烦恼;在面对社会上的形形色色时有了保持本心的能力。
我成为班副这件事有两个诱因,第一当然是我来的最早和熟悉。第二则是去部队之前染上的市侩气息。
班级的负责人班长和班副虽然手下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有指挥的权利。但是却没有任何可以给予实惠的权利;有人值得奖励时,更多可能的只是一句说得好听的口头奖励。要管理好这么些人只能使用感情牌。冯乐对我的第一印象我是没有机会知道了;原因有二:第一我没有问过。第二那时半桶水的社会色彩已经证明我的察言观色绝对是不合格的。不然我也不会把班副当的一团糟;最后在莫奶奶、少根葱等人的挤兑下换了小志(化名、云南山老表。身体素质好的不是人。)当班副。然而小志最后也步了我的后尘,这个山老表的确在身体素质什么都比我优秀太多;可是当他每天得知班副的工作需要考虑如何调整大家生活秩序和矛盾的时候。渐渐的从一开始的上任欣喜到求助帮忙。最后跟我惺惺相惜的合力完成新训班副的任内职责;一个班副的虚衔里,我和小志懂得了职务之后是责任的不可推卸。
这一点的认识,使得我在往后的生活工作中有了很大的变化;乐于助人在某种责任感的驱使下。在我的身上从一种理想道德观变成里习以为常的事情;记得某次坐公交捡到了钱,交给乘务的下意识之举被两个高中生惊为天人的窃窃私语。我感受了那段军旅的生活对自己的改变居然是那么的彻底,并且这种彻底还带着一种让我无语的不可逆反的特征。而那两个高中生的言语让我心寒之余想起了另一个由班副带给我的道理。
那是新训过半的时间段了;新兵开始熟络了。熟络的开始出现了最常见的社会性问题——拉帮结派。各个地方的兵是一个帮派;一个个班级又是一个个组织、共同爱好、生活理念的人又是一类好朋友的团体。总之人过一百形形色色的谶语是一语成谶了;管理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副指对此是有经验的,班长对此是有副指指导性方针的;班副是——夹在班长和同年兵之间的。
小志是幸运的,因为矛盾之初被我这个倒霉蛋赶上了。作为一个事后诸葛亮;我总结当时的感受就是我就是个趟雷的!趟雷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无论是工兵连老兵给我的肯定的实操回馈,还是这次夹在两者之间受活罪的遭遇。我可以说是从中得到了涅槃重生一般的大彻大悟。
山头的出现刚开始是悄悄咪咪的,可是到了后来我感受是最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