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赈灾加灭口(一)(2 / 2)

大隋伪王 蓝色孤狼 1684 字 2021-03-02

看着曹令泽凌冽的眼神,在一旁日夜伺候的护卫耿通,早上过来探望的三子曹刚、四子曹礼无不颤抖起来,他们素来知道曹令泽的为人和手段,他想杀的人,要他三更死,阎王绝不会留他到五更,心想姓杨那小子这次是死定了,耿通心里无比的畅快起来,只要那小子一死,县尊大人和大公子的火气就该消了,自己也可解脱出来,不禁嘴角弯起一道难以发现的弧度。

曹令泽还来不及发泄完胸中的闷气,传令的衙役匆忙跑进来报告:大人,总管府有令,着大人赶过去,说是有紧急公务。

曹令泽看了一眼张嘴流着口水的曹豹,转身疾走出房间,一边走一边吩咐道:立刻备马,去总管府。

,,,,,

总管府坐落在城北,三国时期魏国皇宫,是邺城最大最富丽堂皇的宫殿,高楼林立,殿堂林落,后来为了不违背礼制,略有浓缩,将一部分圈起来用作相州总管府,其他的建筑被划为不同的片区,作为总管府高级官吏的府邸。

如果说县衙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那总管府却是货真价实的一方诸侯,自北周建国以来,所设各州刺史均是朝廷要员,后设总管总督军政,总管多为战功赫赫的名将。

邺城为北齐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三国时期还曾是建安文学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北周灭北齐后,留下一位当世奇人镇守邺城,他就是尉迟迥。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极为动乱的年代,所谓乱世出英雄,尉迟迥就生于这个时期,而且还成为了货真价实的英雄。尉迟迥幼时聪明机敏,仪容威严,早年间,随舅舅西魏文帝宇文泰征战沙场,收复弘农,攻克沙苑,立下赫赫战功,大统十五年,升任尚书左仆射,兼任领军将军。

557年,宇文泰之子孝闵帝宇文觉受禅即位,建立北周,升任尉迟迥为柱国大将军,又以尉迟迥有平定蜀地的大功,封他为宁蜀公,迁任大司马,镇守陇右。武成元年,进封为蜀国公,食邑一万户,出任秦州总管、秦渭等十四州诸军事、陇右大都督。

保定二年,晋公宇文护东征北齐,尉迟迥率军进攻洛阳,再次立下大功,迁任太保、太傅,宣政元年(578年),也就是去年,当今天子周宣帝宇文赟即位,任命尉迟迥为大右弼,正式出任相州总管。

总管府的议事厅宽敞、方正而威严,此时57岁的尉迟迥国字脸,头发花白,目光如电,精神健硕,着一身金丝兽纹袍站在赵王宇文招右侧,宇文招着一身贡黄文绫袍,那钦差长孙晟穿蓝色鹤纹袍立于宇文招左侧,各自显示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宇文招虽说不任实职,却是皇室宗亲,地位最高,站在中间,钦差长孙晟职位和爵位都最低,却代表朝廷,位列第二,尉迟迥年岁最大,而且是相州总管,是邺城最有实权的一方,却排在了第三,这也是皇家礼制所致,无人敢轻易僭越。

相州目前地位最高的三个人并肩而立,上位者的气势弥漫在总管府大厅里,总管府佐官和各地县令个个着朝服分站两侧,大将军尉迟迥和宇文招手里都同时拿着一本册子默不作声的观看,十分投入,当场没有人敢出声惊扰,各自想着心事。

当曹令泽走进来的时候,尉迟迥和宇文招已经看完了手里的册子,曹令泽上来见礼:下官曹令泽拜见王爷、钦差大人、尉迟将军!

尉迟迥这才抬起头来,沉声说道:曹大人来了,你且看看这个。说着将手里的一份册子递给了曹令泽。

曹令泽不明所以,也不好猜测,接过来打开看了起来,册子上秘密麻麻的写满了文字,是一些关于救灾的章程,十分详细,曹令泽越看越心惊,那救灾章程分为赈济灾民、防治疫病、治理民乱、恢复重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写明了具体的措施和注意事项,字字句句切中要害,其中有很多新的思想和赈灾理念,特别是大灾之后防大疫的论断十分出彩,在这个时期可以说前无古人。

让曹令泽心惊的不止这册子本身的内容,而是写下这册子的人,此人居然对灾害的治理如此了然于胸,各项政策措施环环相扣,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也想得极为周全,在赈济灾民一项中就明确了以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在防止大灾之后的疫病方面更是妙手不断,招招击中要害,治理民乱和恢复重建方面也是有理有据有节,绝对可称得上一位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