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撑船翁 血衣公子(1 / 2)

十洲剑行 函谷 2514 字 2021-02-28

日月同时高悬天穹之上,这是天下十洲绝对看不到的景象。

日月将天幕一分为二,泾渭分明。太阳那边的天幕,漆黑如墨,而月亮那边,却是璀璨光明。

站在地面上,仰头望去,就会发现这方天地的天幕日月,共同交织出一幅阴阳鱼图案。

若是再有仙人逍遥御风远游于天幕,向下俯瞰,就能看到这方天地的地面,亦是一幅与天幕阴阳鱼方向截然相反的巨大阴阳鱼图案。

只是天幕之上的阴鱼阳眼与阳鱼阴眼分别是天上日月,而地面上则是两座占据千里方圆的巨大湖泊。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里便是十洲天下三大洞天之一的道家阴阳洞天。

与此同时,亦有儒家浩然洞天,佛家青莲洞天。

这三座作为三教根本的洞天福地,亦不在天下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列,罕有人知。

此时一位手持酒葫芦的腌臜老道士行走于这座道家阴阳洞天,抬眼望去,天幕边界灰蒙蒙一片,他低头叹息道了!”

他俯身捏起一些白色泥土,轻轻揉搓,“少了!”

他站起身,环顾四周,“没了!”

他喝了一口酒,嗓音沧桑自顾自道然、青莲两座洞天,想来现在是更少、更无、更空荡荡的光景吧,只可惜,他们看不到!”

他抬头望去,有一大拨仙人御空从明月那边掠向烈日,如阴兵过境,宛若飞蛾扑火。

与此同时,浩然洞天、青莲洞天也是差不多的光景。

他蓦然大笑起来,笑中带泪,原来他们直到现在,都不曾忘记。

那么他一个玄洲的孤魂野鬼,又有什么好怕的?

于是他离开了这座天地。

在他离开之后,这座天地两面阴阳鱼开始缓缓旋转起来,一顺一逆。

——

云海扁舟之上,撑船老叟扳着手指头算账,自顾自说道长临那个没脑子的已经嗝屁,十境武修,还是一位年轻的十境武修,不但丢了性命,还丢了武运,怎么说长洲那边都应该坐不住吧。祖洲儒家执牛耳者大河书院的副山主文钟棠,啧啧,是不是以为自己是最不可能死的那个?可惜啊,在林冕看来,你是最该死的那个,要怪就怪你那一脉学问了,哼哼,狗屁的存天理灭人欲,真当自己是货真价实的儒家圣人了?差得远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比起长洲那边鞭长莫及,变数太多,你文钟棠死的真是时候,他林冕不是要四十年的苟延残喘?道家天君在儒家那边,可不太说得上话!”

圭臬宗宗主师仲秋,对外宣称林冕需要四十年光阴,而非林冕所说的二十年。

然后撑船老叟就有些惋惜,惋惜到他摘下腰间酒葫芦喝了口酒,“只可惜没能成功拉剑冢下水,那女娃娃能骗一次,第二次,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且似乎除那女娃娃之外,剑冢那边的剑修,似乎都不太关心这边的动静,如此清心寡欲,怎么不全都出家当和尚呢?”

撑船老叟将酒葫芦搁在手边,更像是自问自答道图什么呢?我又不是市井百姓,看不到那么高,这世道的一切,都应该尽收眼底了。林冕的做法确实偏激流氓了点,可说到底,如今世道的脊梁,也只有靠这种没脸没皮的要挟手段,才能撑得起来,不然这脊梁,就真的断了,只要不是真蠢到无可救药的,哪怕不去雪中送炭,最不济也应该冷眼旁观的吧。”

撑船老叟反问道如今这天下,再乱又能乱到哪里去?不过是从人心之乱变成人人自危的乱世而已,这样更好,总得给这世道涨涨记性,不怕到骨子里,这世道纵使有一千一万个林冕,也还是这令人作呕的鸟样。知道为何到了我这个境界,仍不愿去红尘走一走,因为我怕把我看到那人心百态后,会活活恶心死,都不用那乱局出现,我自己都想把这天下打翻打烂,重新建立!”

撑船老叟回过头去,笑呵呵道说是吧!”

不知何时出现在老叟身后之人,缓缓摇头,说道过是你不作为的借口罢了!”

扁舟在云海之上随波逐流,金色光辉尽情洒落,云海以及两人都染上一层金黄。

撑船老叟故作讶异望向这位同道中人,“这可不是你的作风啊,你不是巴不得这世道乱起来?”

那位身穿红袍发须皆白给人以一种妖异感觉的年轻人,却是答非所问道今文钟棠已死,即便是知晓被人利用,儒家也不得不与林冕站在对立面。道家那边有圭臬宗师仲秋从中斡旋,暂时不会轻举妄动,但师仲秋之心,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实,至于他与林冕到底做了什么买卖,不清楚,但至少是满足不了胃口就是,所以道家也不必担心会袖手旁观。只是佛家……”

红袍年轻人想了想,继续说道惜这种手段,有一,反正最后都由你背锅,自然会有没有自知之明的蠢货甘心被当枪使,名正言顺。可再有二,就是引火烧身了。否则大不了再谋划一次,将佛家也拉下水……”

撑船老叟仍没有起身,惋惜道以林冕这些年藏得太严实,所以这次谋划便有些仓促。”

红袍年轻人对于撑船老叟只留给他一个佝偻背影的大不敬作为不以为意,他们可以算是天底下少有的同道中人,当然要惺惺相惜一些,问道不知晓半甲子前有过一场波及十数国的佛门惨案?”

撑船老叟摇头道里有那闲功夫去知晓这些小事,就是当时知晓,也要赶紧从脑海中摘出去。”

红袍年轻人微笑道便是你不问世事的弊端所在了,有时候眼界太高,也不全是好事,去看一看山下风光,有时候,就能够柳暗花明。那桩佛门惨案,传闻是灵运洞天弃徒马宁远所为,就在不久之前,已经秘而不宣出任大赵国师,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那桩佛门惨案,是林冕指使!”

撑船老叟笑意渐浓,“不管是不是,说他是,他就是!”

红袍年轻人笑而不语,若是老家伙这点关节都想不明白,方才明知他在身后却不起身恭迎,就已是死罪。

红袍年言语平淡说道言林冕至少需要四十载光阴才能将半洲福缘气运归入整座祖洲,这也是大多数势力蠢蠢欲动却隔岸观火的原因所在,谁都不想当那只出头鸟。取半数,仍有二十年,那么林冕就不能活过十年,儒释道三教之外,如今诸子百家中已经显露峥嵘的法、兵、阴阳、墨四家,也应如此。”

撑船老叟站起身,满脸褶皱堆在一起,拱手作揖道是越来越坏了!”

红袍年轻人回礼道此彼此。”

两只一丘之貉就此分道扬镳。

在撑船老叟与红袍年轻人分别离开后,一位铁匠打扮的汉子姗姗来迟,悬停于云海之上,眉头皱起,摸着下巴喃喃自语道两个老家伙咋个尿到一壶了?”

伸手一抓,整片云海为之一震,汉子面前的云雾艰难凝结出一艘小船,纤毫毕现,只是下一瞬,此地气机絮乱万分,那艘小船便轰然溃散。

对于这个结果,汉子也谈不上如何失望,继续摸着下巴若有所思,最终哀叹一声,显然对方并不给他知晓真相的机会。

一个整日为道三境修士撑船摆渡的老家伙,一个臭名昭著年纪不比那老家伙小的变态,凑在一起,用屁股想都知道没安好心。

汉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是在离去前,瞥了眼大赵王朝方向,“老伙计,撑住,快出炉了!”

传闻北海竹林有十一境剑仙开炉铸剑,已有三甲子光阴,只为铸出一把真正的仙剑。

剑仙姓常,是个铁匠!

在这个仙剑即将出炉的关键时期,铸剑之人不得离开半步,若非这次那两个老东西太过肆无忌惮,敢在竹林方圆千里之内留下蛛丝马迹,否则即便是他知晓了,也是有心无力。

只是那两人留在此处,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