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狭路相逢(2 / 2)

异世登仙传 半山妖 1773 字 2021-04-25

除非是妖怪。

“莫急,稍微休息一下吧,看看哪里有草,能给马儿吃些。”我钻出车篷,跳下地,举目四望,实在荒凉。

看位置,应该是六里村。

根据县志记载,该村始建于宋朝,张姓兄弟二人由江浙一带远迁至此,为一世祖。

六里村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最远端的距离都是六里,像个菱形,住民皆为张姓。

村子中间有一条自西向东的大河,将村子分为南六里和北六里,大哥的后代住在南岸,二弟的后代住在北岸。

河中间有一座六孔石桥,叫做“兄弟桥”。

张姓兄弟及其后人,从建村以来,几百年内从未发生过争执,甚至连脸红脖子粗的大声说话都没有,宗族亲人频繁通过“兄弟桥”联系情谊,因此,该桥成为一门之内、兄弟亲情的象征。

后来被附近的社会人士追捧,成为关二哥之外的情义代表,兄弟结拜,拜过关二哥的并不算多么了不起,能在“兄弟桥”上行礼,才算真心的见证。

“兄弟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从青远县南行的主要通道,后来因为改朝换代的战争,使得六里村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元朝中期,为了躲避战祸,张姓宗族举全族之力,将村落整体东移,让出“兄弟桥”通路,桥边只留下几座院落,做个茶馆驿站之类的生意。

村子东移之后,张姓族人又沿河搭建了六座窄小不等的拱桥,从西向东,最西边的最窄,只能容下二个人并肩通过,且承重不超过五个人;最东边的最宽,也不过容六个人同时通过,但承重却不超过十二个人。

如此,村里的桥便失去了战略意义,只具备生活功能。

但是元末混战,六座桥依然被当做通路,强行通过,损失了四座。

经过战乱,张姓族人也所剩无几,整个村子十户空了八户,幸存者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弱妇孺。

黄毛小儿光着屁股满街跑,田地大片大片的荒芜,这样的村子,最容易出妖邪。

马车正停在村子西北的通路北口,再往前走,就是“兄弟桥”。

如玉把马车撑好,解开黑鬃马,让它去路边吃些干草,自己也找个草高的避人位置,去解手。

黑鬃马并没有特别着急地去吃干草,在旁边的草地上警惕地看着前方,鼻子不停地喷气。

我走过去,轻轻抚摸马的脖子,说道:“不怕,不怕,和尚在此,与你同在。”

如此反复安抚,马儿竟像听懂了,慢慢低下头,安静地吃着干草。

黑鬃马归于平静,我往旁边远走几步,解衣放水。

正放得高兴,如玉解完手,走过来,好奇地看着我,问道:“丈夫竟是如此方便的么?”

我一个激灵,差点尿到鞋上,歪头看着男儿装扮的如玉,问道:“不然你以为呢?”

“呃……”如玉红着脸,低声道:“原来那话儿竟是如此用的。”

我去!你这个变身,未免有些太彻底了吧!

我这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待黑鬃马吃饱干草,如玉走过去,摸一摸它的肚子,说道:“附近哪里有水?”

“前面有一条河,只是不知道现在干涸没有。”我坐在草地上,看看黑鬃马,觉得它好像还有些紧张,可能不太愿意去前面的河中饮水。

“相公的玉净瓶中,不是有水么?”如玉从黑鬃马左边绕过来,又变回女儿身,温柔的问道。

夕阳的余晖撒过来,把如玉俊俏的脸庞,婀娜的身姿,都染上金黄色的光,步履间更显万种柔情。

如果不是在大明朝,而是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时代,就冲如玉这几步走,今天这草地上的翻滚,是免不了的。

我呆呆地看着如玉,从没觉得世间可以有这么美的女子,伸手从乾坤袋中掏出玉净瓶,递给如玉。

如玉接过玉净瓶,冲我笑道:“相公竟是痴了么?”

啊!

骨头都酥了!

不行!

我要滚草地!

不滚草地,滚马车也行!

如玉拿着玉净瓶,用脚踩出个小洼地,想要倒出水来,却怎么也倒不出来,任凭喊什么,跺脚摇晃,也是滴水不出。

“相公……”如玉娇滴滴喊了一嗓子,媚眼如丝地看着我。

如玉这一嗓子,差点没把我的魂儿喊丢了。

但也是这一声娇语,让我立刻惊醒,警惕地环顾四周。

因为如玉的嘴角,在不自觉地上扬,越发看着有些诡异,而且肢体动作也显得有几分僵硬。

“收!”我对着玉净瓶喊了一声,玉净瓶应声飞回我的手中。

如玉的表情同时变得狰狞,吓得黑鬃马连连后退,鼻子不住地往外喷气,想要逃跑,四条腿却不听使唤,立在那里打颤。

眨眼间,如玉的五官向前凸出,脸上长出密密麻麻的兽毛,嘴巴一下咧开,变成血盆大口,露出半尺长的獠牙,身体也增大一倍,四肢粗壮如狗熊,张牙舞爪地朝我奔来。

我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