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见闻(1 / 2)

林玄将将俘虏交给三峰山山神马毅斋之后,交代他继续注意着阴阳山谷中的动向,就施展飞行之术,向着儒门文化圈的周礼县而去。

周礼县相传是孔子最后的归宿,孔子周游列国,而那时候正值春秋战国之时,诸侯相互攻伐,稍有不慎,就有灭国之祸。

当时孔子带着自己的学说,在列国兜售,但周礼学说并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谁用谁死,周礼学说自然没有市场。

孔子蹉跎几十年,最后找了一处和平之地,开始教授周礼学说,让人做君子,来批判小人。

此地也成了周礼学说的传播之地,最终就被称为周礼县。

经过无数年的发展,即通过其他实用学说,打入了朝堂内部,最终得以兴盛,以绑架王权,使得天子垂拱而治,分封天下为终极目标,才有了后来的各派儒家,甚至后来掌握了天下更替的儒门。

而瀛洲将儒门之人斩杀大半,并将儒门祛除出朝堂,揭开了他们的真面目之后,自此儒门中人犹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最终看了儒门历代的操作,瀛洲制定了蛀虫计划。

儒门可以拖九州之地后退几千年,那应该也能阻碍敌人的发展,甚至反向操作。

所以将儒门中人控制起来,将他们的思想再进行一次深加工,然后准备打包送给敌人。

而修真界这次的探查队伍,就是一个契机。

林玄看到了这次契机,自然不会怠慢,耗费

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周礼县城。

一到周礼县城,就感受到一股浓重的读书气氛。

朗朗的读书声从两旁的书院中传来,林玄一听之下,书中的内容一般都是以弟子规为主,还有女子书院中有人诵读女戒等内容。

而在一个看似是企业家管理培训班中,竟然是在诵读《帝范》。

又一次听到帝范的内容,林玄顿时有一种古怪的感觉。

神识一扫,这些学习《帝范》的人,非富即贵,最差都是小有财产的小老板,上面的儒生讲课,这些人拿着小本在下面记着。

林玄不由得想到,垂拱而治,就是古代治国都不见得合适,历史上无数次的证明,这东西就是错的,谁用谁吃亏,甚至被灭国的都不在少数。

连古代治国都不行,更何况管理这种社会情况下的企业,讲究垂拱而治,提倡分封。

若是自己的权利分出去,以后是不是自己的都是个未知数。

这种学说治国的方法,就是建立在人的品德是君子的基础上,但所有人称为君子,简直就是个谬论,分出自己的权利,就意味着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以后不反过头来对付他们就已经不错了。

这些人不认真学还好,若是真的学了,简直就越努力,错的越厉害。

而更神奇的是,在每次的抉择上,都会完美的避开正确答案。

林玄听了一阵,就没继续听下去,他们自从将《帝范》的内容读出来,林玄

就已经看到了他们的结果。

林玄又看了一下街道两旁,各种笔墨纸砚,书铺无数,乍一看,还真有一股文化之风。

还有两旁的红楼酒楼,有着各种婀娜多姿的女子向着来往的儒生装招手迎客,而上面已经有很多觉得颇有才学的人在上面吟诗作对,畅谈如今九州局势。

虽然现在一个个两袖清风口袋空空,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畅想着有朝一日瀛洲可重开科举,让他们也有金榜题名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