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依赖大规模的鸦片贸易总不是好事。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泰国王室开始引进新作物来替代鸦片,咖啡就是其中之一。阿卡人也开始种植咖啡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阿卡阿玛(akhaa)咖啡,是100%的阿拉比卡咖啡豆,苦味和酸度恰到好处,很受北美人的喜爱。
然而,阿卡人的利润依然很少。从技术上来讲,咖啡被认为是一种新鲜的农产品,但从经济层面来看,咖啡又被视为大宗商品,这就意味着买卖的方式和石油一样,买方的目标是尽可能以低价买进,再以高价出售,而咖啡的投资者和炒家,是根据咖啡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定价。如此一来,星巴克一杯普通咖啡可能花费我们2美元,而1公斤的咖啡原豆却只有7美分,由此可见咖啡是一个多么暴利的行业了。
读到这儿你一定会想,这对种植咖啡的阿卡人来说,也未免太不公平了。但有什么办法呢?首先,阿卡人根本就没有选择,每年一到咖啡的收获季节,咖啡的买家便出现了,他们叫出统一的收购价。如果阿卡人对收购价不满意,敢于对买家说“不”,那么阿卡人等于是放弃了出售咖啡作物的机会。执拗等待带来的风险,是当年的收成很快就会烂在泥土里。
其次,大部分阿卡人从未受过正规教育,他们缺乏讨价还价的技巧。许多阿卡人甚至都不会说泰语,而且他们也意识不到全球的咖啡价格,以及如何得到种植作物售价的信息。他们所能知道的是,要么卖掉作物换取金钱,要么就失去一切。
为此,“公平贸易咖啡”应运而生。《纽约时报》在2007年4月下旬将“公平贸易咖啡”的故事刊登在时尚版。而打上“公平贸易咖啡”这一标签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咖啡的人们知道,该产品尊重了劳动工人的权利,这意味着来自第三世界种植咖啡的农民不再遭受剥削而获得了合理的报酬;它旨在促进健康的工作条件,刺激农民有更大的意愿从事咖啡生产。
今天,麦当劳、沃尔玛和星巴克等企业,都自愿多花一倍的价格跳过中间商,直接从咖啡种植户手里采购咖啡。其中,星巴克是公平贸易咖啡的最大买家,该公司在2009年购买了18000吨绿色、未焙炒的咖啡。
所以,希望喜爱咖啡的朋友今后购买标有“公平贸易”标志的咖啡。因为,每购买一杯公平贸易咖啡,你就直接支持了发展中国家的贫苦农民,帮助他们提高了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