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木匠也是最好奇的,他胆子一般,但是瞧着宁宛童倒也不是那不好相与的人,干脆问道:大夫,听说你昨天火烧活人,这是个什么治病的法子?
宁宛童挑挑眉,这木匠看着是个好事之人,告诉他,借他的口传扬出去也好。
那农夫被狼咬了,肩头和腿上的血止不住,就算缝针也没用,情况紧急,只能用滚铁烙住伤口,先保住一条命再说吧。
哦?木匠惊了,原来是为了止血?
是啊,他被送来的时候,已经失血过多快保不住了,若再不止血,顷刻间便能丢了性命,不过这种事,常人可不能乱学乱用。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木匠连连点头,如果要让他动这个手的话,别说什么用滚铁烫人了,能直接吓疯!
瞧着木匠这样,宁宛童偷笑一瞬,仰首挺胸地踏进了木匠铺子。
这手术台做得不错。
宁宛童称赞了一句,她原以为,做不出能够活动的床头和床尾,没想到木匠都做出来了。
果然,这古代的木工,是一等一的。
大夫,你瞧瞧这个灯架,按照你的吩咐,这上面一共有六个分支,每个分支都是能活动的,装铜镜的部分也是能活动的,就是看着像个像个怪物。
听着木匠这比方,宁宛童只觉得好笑,抬手试了试,道:能活动的关节处太灵活了,不好固定,帮我紧一紧。
这个容易,咱们是单独做了楔子的,要想固定,摆好之后把楔子放进去就成了。木匠说着,拿起一个楔子插进去,展示给宁宛童看。
宁宛童抬手拉了拉,果然拉不动,十分稳当。
好,就是它们了。
她拍了拍手掌,从袖口里又拿出一张图纸,道:麻烦您再把这两个架子给我做出来。
哟,底下还得装车轱辘?木匠嘿嘿一笑,简单,咱们这儿刚好有个小师傅,闲来无事照着马车轱辘的样儿,做过小的,手工精益,没两天就能给你做成!
那好,这是尾款,这是定金。
宁宛童掏出银子递过去,笑道:过些天,我还要央你们做几个大木架,这个手术台和灯架,就劳烦你们帮我送过去了。
木匠一看手里的银子,比当初说好的价格要丰厚许多,赶忙点头:好好好,我亲自给大夫送过去!
其实,宁宛童还想做个洗手池的,只是图纸还没画好。
倒是也不着急,慢慢来吧。
一路上,但凡宁宛童经过的地方,都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力,再加上跟在她身后,抬着的那张手术台和像触手怪一样的灯架,惊得众人又是一番热议。
这个宁宛童,医术是高明,就是做出来的事,一次比一次荒唐,一件比一件令人费解
原本,宁宛童和济慈堂传出不大好的消息,徐氏医馆,尤其是徐东升,本应该是最为高兴的。
可这一次,徐东升却没有任何心思看热闹,整日里看着医馆里空空如也的药柜长吁短叹。
自从上次和济源县的药材商闹僵,又被邹越跑过来闹了一场,那说书先生也待不下去,被赵子苓赶出了济源县之后,徐氏医馆便再无病患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