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书时候说大炎朝建立也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刀兵相见,为了锻造更多的武器,铁管制极其严苛,但凡发现一点都会收归官府锻造武器。
联想到这些,顾巧就明白了为什么灶台上放的不是铁锅而是一个陶罐了。顾巧想不起来在桃花村佟家有没有看到什么金属制品了,反正已经走到这一步,再后悔已经晚了。
草棚子和前院后墙间种着东西,刚刚下过一场雨,看上去摧残得不成样子,细细弱弱的根茎明显是营养不良,也难怪桂花村的人穷困了,山下的自留地都这么贫瘠,还能指望沿山脚开的荒坡能有多好。
“巧丫头,我听你二婶说你归家了。怎么不来正房,到这后头干什么?”
顾巧都还在考虑要不要拔几根萝卜叶子焯水后加点盐先填个肚子,鸡舍那边就转进来个小脚老妇人,五六十岁年纪,双眼骨碌碌转,一看就很精明。
“祖母。”顾巧喊了一声,看对方小脚在泥泞的路上行走,出于尊老爱幼的习惯上前扶了她一把。
扶着人了才发现祖母姚氏后头跟了一串小孩子,为首的是个女孩,约莫十四五,穿着是一群孩子中最好的,干干净净没一个补丁的青布襦裙,裙摆还绣着白色水纹。
姚氏应了一声,飞快往柴房移动着脚步,招呼后头那少女:“兰儿,你巧儿姐姐三年才回来一趟肯定带了不少东西,你快去帮她整理整理。”
“我……”顾巧一个“不”字还没说出来,那穿着不错的少女就飞快蹿过了两人,直冲柴房里被围起来的“寝室”。
顾巧见状下意识要去追,却发现手腕被姚氏死死抓住,除非带着姚氏一起跑,否则难动分毫。后面几个孩子年纪小,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在原地没动。
“祖母,她肯定把东西藏起来了。”顾兰拎着两件还在滴水的衣裳走了出来。但顾巧一眼就看到了她头上多了根铜簪子。
“把簪子给我取下来!”
顾巧带回家的包袱里只有几样衣裳和一根铜簪子,到家后拆开包袱,放在最外层的一套夹棉衣裙已经湿透,只有包在最里面的一套夹衣和包裹着和离书、户籍的夏裙尚算干爽。她就把湿透的棉衣挂到了草棚后的竹竿上晾晒,这个天气干脆把夏裙当做中衣穿,外面套了夹衣,顺道的也把对她极为重要的和离书和户籍收在了夹衣胸腰腹部的暗袋里。
她头发没晾干,也就没用簪子,顺手放在了换下来的衣裙旁边,没想到也被顾兰也顺了出来。虽然不知道那么丁点铜簪子价值几何,但如今两手空空的顾巧依然不愿将东西便宜别人。特别是眼前这一看就来意不善的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