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家这种条件下,三年前刚满十五的顾巧一听说嫁到佟家去可以吃饱穿暖,毫不犹豫地就跟着媒人走了。卖身换的二十两银子给顾成和三房顾远交了束脩,三年时间顾成成器,去年考了个童生。今年秋,顾成要去试试考秀才,顾远也到了能考童生的年纪。
这些,都是顾巧烧热水洗头洗澡换衣裳的时候从三妹顾笑那里拐弯抹角打听到的。亲娘秦氏和二妹顾娇在雨小点的时候就出门打猪草去了,到她都收拾好了还没见着人回来。
“笑笑,什么时候吃午饭啊?”顾巧摸了摸瘪下去的肚子,环顾空荡荡的棚子。
顾笑正在棚子外面灭掉瓦罐底下的火光,闻言满脸惊诧和羡慕,“大姐,你在佟家一天能吃几顿饭啊?”
顾巧手一顿,“怎么这么问?”
“桂花村都是吃两顿,我们娘几个只能吃一顿,听说外面有钱人家能一天吃三顿、四顿饭呢。”顾笑柔柔的声音中带着向往和羡慕。
顾巧心里一酸,她知道了母女几个生活艰难,却没想到这么艰难。不过听顾笑的意思,前院的人似乎也不一样,问了之后果然如此。前院除了老太爷每天三顿饭外,别人也都吃两顿,只有后院母女几个每天天不见亮就起来干活,要干到天黑的时候才能从前面得到几个黑面馍馍和见不到几粒米的汤糊糊。
“这不是有灶台吗,自己做啊。”顾巧话才出口就默了。无他,这一间快要崩塌的草棚子一眼就能看穿。
草棚子靠隔断墙的一边用石头木块垒起来约莫半米高,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干草,干草上放着些补丁摞补丁的衣裳。这个区域用树枝和竹竿围了起来,应当就是母女三个睡觉的地方,顾巧刚才便是在这“床”上换的衣裳。也仅有这个角落的顶上盖着厚厚的草垫子,也难为狂风骤雨的竟然没掀翻,也没露多少水在下头。
除了这一片,草棚子里其余地方都是水,现在都还在往下滴。好在屋里挖了几条纵横交错的水沟,这才不至于踩上去全是泥泞,不过也没好上多少。
屋里木架子上放着好些个豁口的木头盆子、竹筒,之前她洗头擦身子的水便是用这些水烧热的,除此之外就堆了些干草和柴火。
看到顾巧看这些干草和柴火,顾笑揉了揉衣角,很是局促道:“大姐,刚才我用了些柴火给你烧水,待会儿我就出去弄些回来补上,你……你能不能别给祖母说。”
顾笑出门找柴火去了,顾巧站在草棚子前满脸的一言难尽!
原身究竟是个什么人啊!居然就为了一口吃的,和家里人一起嫌弃亲娘和两个妹妹,娘三个之所以从东厢房搬到这后院柴房也是她从中作祟。也难为这样的她娘亲秦氏还一直牵挂她,还让二妹去桃花村打听过她日子过得好不好。
后院一排草棚子,右边角落第一间是母女几个居住的柴房;最左边养着十来只鸡和两头猪,屋顶比柴房都要牢靠;中间放着些农具,顾巧注意看了下,工具不是木头就是竹子,还有部分是磨利的石头,连一点铁的踪影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