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长的一位男子,似乎将近年过花甲了。
五人刚一进殿,凤慕云和萧芸已经在席上等候。
民众们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见到慕王和王妃,心中难免惶恐。
只见端坐在上的慕王和王妃,气质高贵,端庄从容。
萧芸早有准备,特地提醒凤慕云早点过去等候。
两人的衣着也穿的尽量朴素,避免过度奢华。
这两个用心之处,直接让到场的民众心中宽慰了许多。
见人已到齐,凤慕云微微含笑道:
各位的建议本王已经收到,今日就是召大家前来面谈。无需拘谨,只要对云荆发展有利,便可畅所欲言。
旁边的萧芸轻轻颔首,眼神示意进言可以开始了。
五位进言者的品质想来都不错,不欲争先,把第一个发言的资格,尊让给了岁数最大的花甲老者。
老者拱手谢过众人,拜过凤慕云和萧芸,便开始进言:
老朽今已年过花甲,是土生土长的云荆土著。
因家父喜爱山水丹青,故老朽从小就跟随家父云游云荆各地,对云荆的山水地理极其了解。
邻里乡亲常笑言老朽是百事通。实不敢当。
但若能将老朽平日所知,用于云荆之耕地改善和水源调度上,则善莫大焉,死而无憾也。
凤慕云抚掌而笑:妙哉。老人家不愧是百事通,改善云荆是要依仗你丰富的见识和经验呢。
萧芸示意季玉非给老者赐座,并当场给予银两和布匹的奖励。
第二个进言的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采药郎中。
草民出身杏林世家,对云荆之地的药草十分熟悉。云荆之地虽不适合种植农作物,但有些珍稀的药草价值堪比黄金。若能合理利用此处,与外地通商交换,必能改善云荆之贫苦现状。
萧芸向来欣赏医者,譬如言白梦也不例外。
赏赐后,萧芸道:人道医者仁心,亦有聪慧之心。通商交换之举甚好。
接下来上前的是一名落榜秀才,虽穿着些许寒酸,仍能透出其清高的书卷气息。
鄙人说来惭愧,虽有效仿圣贤之心,却屡次落榜。如今人到中年,也悟出一些道理。
与其追逐功名利禄,不如授人以渔,把所得指示教授给孩子们。所以鄙人建议王爷广开私塾,重视教育。
萧芸因上一世是武将出身,本不喜这类书呆子一般的人物。
没料想这秀才境界之高,胸怀之广,让人折服。
凤慕云颔首,深以为意:本王亦欲如此,先生有树人之心,是谓善举。
还未发言的两人,仍在相互谦让。
女子害羞,故那汉子先拱手上前了,大大咧咧地说道:
俺是城中的木瓦匠,建房造车多年。俺虽然没读过书,但也明白云荆落后贫穷的原因,和闭关锁城有很大关系。
俺打算借鉴鲁班流传下来的技法,造一个机器,可以帮助打通道路,从而拓展商路、引来水源。
凤慕云和萧芸惊于这粗莽汉子的心细如发。
计谋再好,也需要有得力的人才来实施。
例如下军棋,有军师,也得有冲锋陷阵的壮士。
两人看中此人的木瓦手艺和鲁班技法,皆认为此人善用。
萧芸赞许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手艺人也值得尊敬,你的长处亦能为民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