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改善云荆(1 / 2)

赋税减半的消息,马上在百姓之间传开。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传颂慕王的仁心。

悬赏求策的告示,也已贴在城中各处,期盼有才之人能贡献解决的妙计。

建言献策的流程,也已制定好。

由百姓们到城中指定地点投放写好的纸筏。

纸筏上除了自己的建议,注脚也要写上自己的姓名和住址,方便日后领赏。

若不会写字者,征集处亦有官员值守,可以帮忙代笔。

凤慕云和萧芸都很关切此事,经常微服到征集地点视察。

接连一周的时间,都是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

百姓的热情之高,参与之广,让凤慕云很是欣慰。

然而,呈上的计策,却甚少能用上。

是日午后,凤慕云和萧芸在府中书房,查看这些纸筏。

纸筏的数量很多。用木箱装起来,一周之间,竟装了四箱。

萧芸和凤慕云二人妇唱夫随。

萧芸念着,凤慕云摩挲着一把黑曜石手串,若有所思地倾听。

萧芸展开一则,徐徐念到:草民族中多为男丁,可效力王爷,将云荆平山为田,广种庄稼。

念完之后,萧芸自己都摇了摇头:此人一介莽夫,愚公移山之举不可取。

凤慕云微微颔首,示意萧芸继续。

下一则纸筏带有淡淡脂粉香气,应该是一位女子所写:

云荆女子不愿成亲生育,实乃没有得到夫家保障。若能在孩儿出生后得到银两补助,则为母之幸也。

这女子所言还算有理也算识大体,并未因成亲的彩礼而计较,而是为往后出生的孩儿考虑。

凤慕云示意萧芸将此纸筏另放一边,作为备选。

可惜往后的提议,都不尽人意。

有的提议想法不错,但太过概括,没有提出解决办法。

譬如:与外地民众通婚、引进外地的农作物种植。

还有的提议简直异想天开,多半是和云荆地区自古贫瘠,百姓读书不多的原因造成的。

就这样,萧芸和凤慕云忙了两天,才筛选出来五条能够采纳的建议。

这五条建议分别来自五个人,四男一女。

接到入选的通知,他们即将在月底入城觐见慕王和王妃。

月底的政事比较繁忙,凤慕云和萧芸一日都未曾歇过。

这边,负责联络的士兵过来通报,说季玉非也快从西云回来了。

所以,凤慕云和萧芸更是打足了十二分的精神,准备在本月,把建设云荆的关键做好。

建言献策被选中的五人,这日受邀入城。

平日百姓是没有机会进入这内城的,今日对这城中布置都十分新奇。

因大云中城是南云乃至整个云荆的情报中心,顾名思义,自然十分紧要。

五个人的年岁跨度亦是老中青皆有。

其中唯一的女子最为年轻,尚处于花信年华。

剩下四位男子,几乎都是而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