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客从邻郡苏家来(2 / 2)

好巧不巧,这灵州益阳郡诸事,我却恰好熟知!那里可从来没有什么有名的苏家,更遑论什么曾与家祖同朝为官的老祖!我看阁下这副模样,与街头巷尾的草民无异,竟还敢冒充什么世族的公子来欺骗于我?阁下偷偷摸摸混进夏府,究竟意欲何为?!”

他这一番怒斥出口,场中其余两人顿时各自脸色大变。

苏言的心脏瞬间漏跳一拍,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油然而生,脸上都登时少了几分血色;诸易则是瞪圆了眼睛,看看苏言,又看看夏青,目露惊愕之色,一时竟不知自己该相信谁了。

“苏言阁下,可还有什么话要说?”夏青见苏言面色大变,心中又更添了几分把握,寒声说道:“我看你年纪不大,也不像是什么练家子,此番前来,想必是受了旁人指使吧?”他目光森冷,只等苏言开口狡辩,便要继续发难。

苏言暗道大事不妙,头顶一热,只觉一股血流直冲上天灵盖,一颗心脏疯狂跳动,几乎要从胸口蹦出来。他沉默了一会儿,嚅嗫着道:“夏兄是不是记错了,我苏家在益阳郡名气也不算小,当年那个流窜各地,最后在益阳郡落网的江洋大盗胡麻苍,便是由我苏家的长辈出手擒获的。”

“呵!”闻言,夏青冷哼一声,道:“事已至此,阁下竟还想骗我吗?江洋大盗胡麻苍落网之事,你当我不曾听闻?此贼在益阳郡落网时,时间、地点、擒获者,都在卷宗上写得明明白白,阁下不会真以为无中生有地编造出一个所谓的苏家长辈,便能让我忌惮吧?

小子,你这哗众取宠的骗术,未免也太拙劣了些!”

他抬起下巴,鄙夷地看向苏言,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连一旁的诸易似乎也有些被他说动,狐疑地看向苏言,眼珠转动,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然而此时此刻,乡下来的少年虽有些紧张,但却并没有如夏青想象中的那般惊慌失措,极度紧张之下,苏言反而出奇地冷静了下来,脑中突然掠过了之前在来的路上,诸易对他讲过的——“一个纨绔的自我修养”。

说我不像世族公子?好,那我便扮一回世族公子给你看看!

苏言简单回忆了一遍诸易所说的要点,摸了摸下巴,深吸一口气,让适才苍白的脸上多出了些血色,他微微迟疑后,伸出手来,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有些不满地说道:

“夏青公子,你自己无知,不认得我苏家的名头,竟还要如此一惊一乍的,本少爷今年才十岁,身娇肉贵的,可受不起你这等惊吓!”

没想到苏言竟是这般说辞,夏青不禁一愣,到嘴的几句羞辱怒骂,竟然一时说不出口。

只听苏言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我也懒得跟你废话,就说说那胡麻苍落网一案好了。哼,当时那部卷宗上,时间、地点之流的确俱全,但却唯独没有擒获者的名字!这正是由于我苏家那位前辈不慕名利,亦不愿旁人知晓他的存在,这才出手后未留下姓名。

此事的真相虽然不为世人所知,但也容不得你这小儿在此胡说八道,诋毁我家前辈,还跟我扯什么卷宗上写得明明白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苏言越说气势越足,到后来,竟是隐隐有了一股咄咄逼人的意思。

见少年盛气凌人,竟有些要反客为主的样子,夏青自然也不肯服气,冷冷一笑,道:

“好,那我就让你死心!不瞒你说,我这书房之中,收录有各郡诸事,其中正好便有当年胡麻苍一案的卷宗记载!这便去取来一观!”说着,他拂袖转身,直接走入书房,去取那所谓的卷宗。

眼见夏青暂时离开,诸易悄悄地凑到苏言身边,小声问道:“苏兄弟,有把握吗?”

苏言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想了想,点了点头。

虽然他之前一直都是在随口乱扯,但也绝非是毫无根据地胡说八道,正如诸易之前教他的,撒谎讲究的是“七分真,三分假”。眼下这益阳郡,以及江洋大盗胡麻苍落网之事,他苏言既然敢拿来当作挡箭牌,自然是从夏老人那儿听过与之相关的故事。

苏言在心里暗暗回忆:据夏老人所说,当年胡麻苍落网一案,虽然确实时间、地点、罪证具备,可唯独那位出手擒下这位大盗的高人,却是无人知晓其身份。

传闻当年益阳郡众捕快闻讯赶到之时,那胡麻苍已然被废了一身修为,凌空吊在树上,气若游丝,场中也没留下什么痕迹,无从辨认究竟是何人下手。之后,此事竟是成了一桩悬案,就连苏醒后的胡麻苍自己,也说不出那神秘高手究竟是谁。

苏言说那位神秘高人乃是他苏家的前辈,那自然是一派胡言,但他赌的便是那卷宗上并没有书写擒获胡麻苍者的姓名,既然无名,自然便可以随自己乱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