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三万两黄金(1 / 2)

江夏地处平原,边上有一条宽阔的江,每逢雨季的时候水位都会上涨,不过近几年来雨水虽频繁,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灾情,大抵是还没有达到那个临界点。夏侯渊的声音不紧不慢。

臣从许多的相关水利的书籍当中发现,许多的治水的策论有在原水道的周围挖渠道引流,也有修建水坝的方法,臣结合了本朝最全的地图能大致的看出江夏就恰恰好就在江边。有些了解江夏的官员纷纷点头说明夏侯渊说的完全正确。

所以如何?太史粢听夏侯渊说了一大堆,完全没有听明白他到底想要说什么。

臣以为,如若能将江夏的地界朝内部迁移少于,再在江面上加设堤坝,不过此事需要擅水利,漕运之事的人同微臣一道前去。夏侯渊的话说完之后,引起了一些官员的窃窃私语。

太史粢并没有加以阻止,议事厅中的吵闹声就没有停下来过,许久许久之后,才有人站了出来。

臣有话要说!户部侍郎最先站了出来。

国库现如今并不丰厚,修建堤坝这一事确实可行,可不知耗费几何?户部侍郎将矛头对准了夏侯渊。

户部侍郎可以说是出了名的抠门,凡事需要用钱的地方总是精打细算的,多一分多一毛都不成,故此有这一问,国库里的钱也算是由他来掌管,花出去的时候也会让他心疼好一阵。

夏侯渊心里早已经有了一个数,思衬再三,还是说了一个足够让户部侍郎心痛不已的数字。

臣大致估算了下,如若只需要去赈灾,帮助百姓重建家园,那么自然花费不多,只需按照以往的数量来就行,如若需要一劳永逸,那么具体的花费还需要具体的计算,大致不能少于三万两黄金。夏侯渊面色不改的说出了数字,成功的让户部侍郎变了脸色。

皇上,国库如今尚且还不丰盈,这三万两白银是万万拿不出来的呀!皇上!户部侍郎的嚎叫声响彻了整个议事厅,太史粢的头被这声音震的有些头疼。

不过刚才夏侯渊所说的修建堤坝,太史粢有一瞬的动心了,这堤坝要是修建成功了,对他来说是一件功绩,是可以被载入史册,被垂名青史的。

只不过他也是知道国库并不丰盈之事,如若硬是要拿出三万两黄金的话,只怕之后的日子,他就必须要节衣缩食了。

光是想想,太史粢就觉得有些受不了,当然这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

同样也是知道国库的情况的人在场还有邵徵一人,他平日里帮助太史粢出谋划策,自然是了解国库的情况的,这种情况之下拿出三万两黄金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就算是会一时的拮据,根本说不上是动摇国本。

不过看太史粢的样子,明显就是不愿意放弃奢靡的生活。

邵徵将心中涌起的异样情绪悄然的掩藏在心底,俯下身子,在太史粢耳边说道:皇上,这修筑堤坝之事,尚可行。不仅可以改善民生,百姓的心中还会感激圣上,自比更是拥护皇上。

太史粢刚刚只是尚且有一瞬心动,现在更是被邵徵给说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