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2 / 2)

这和在大城市看到的景象略有不同,这里的少女所表露的情感是天然的,没有半点粉饰的,

而大城市里的人复杂,有时所表露的情感可能都是伪装的,这就是给萧晨最大的感受。

萧晨想去以前就读的小学看看,于是徒步走去,大概花了半个多小时,才终于抵达。

这所小学位于小镇国道的北边,地理还算可以,

周边都是商品房,小学的旁边有一座桥和一条河。

萧晨就是在这里念的小学,他走到学校门口,一下子回想起儿时过往的回忆,

一半是快乐,一半是忧伤,而他的小学老师,他已经忘记他们的名字和面貌,

他甚至不知道他们现在还是否健在,因为那时的任课老师年龄都偏大,

都是中年人,时光匆匆二十余年,

萧晨想,大概现在老师们都已经在养老了。

而小学同学也都没有联系,大家都各奔东西,互不联络,想想还是挺感伤的。

他走到以前曾经走过的路,一直走,渐渐与学校越来越远,

走着走着,又绕回了镇上的停车场,之后他便骑着电动车回家了。

而接下来的日子,他便一直宅在家里看电视剧,看书,上网打游戏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过年的来临。

过年无非两种,走亲访友或者外出旅行。

萧晨当然是第一种,因为旅行是需要很多钱的,长这么大,从没有一次过年是去外面走走的,

一般都是去亲戚家串门吃饭,今年也不例外,虽然自己小有成就,

但不想使自己膨胀起来,所以花钱方面还是相当谨慎的。

只不过今年总算可以扬眉吐气,在亲戚面前吹吹牛逼,描述自己在去年的劳动成果。

当萧晨在吃饭之余说起自己的事业时,亲戚都夸奖他,这让萧晨心里很是高兴。

而他的几个老表,似乎脸上也并不怎么高兴,萧晨感受的出来,

他的另一个表哥,家境和自己家差不多,每年过节总会被亲戚夸上天,

因为工作待遇好,搞电脑编程的,据说在北京买了房,而他表哥对此颇为得意。

而萧晨的两个表弟,一个大学毕业以后在当地一家知名企业里工作,

因为是一线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工资待遇也还不错,

就是太累,人不多话,总有些心事藏心里,从脸色,表情能看得出来,

对萧晨也还算客气,只是表面而已。

另一个考上了大学,但没去上大学,到目前为止工作都没着落,

还每天到处游荡,无所事事。

这两个表弟都是同一届的,在一起上学那会儿,读书成绩还是这个不去上大学的表弟好,

而另一个学习成绩很差,不过人努力,态度上不一样,

在几年以后奋起直上,超越了不思进取的那一个,真是万物都有守恒定律,

在某一方面不擅长的,必定在另一方面突出,关键是心态很重要。

之后不去上大学的那个表弟只能在老家的一般性工厂内上班,工资一般。

而萧晨认为,在这个感情淡如水的社会,亲情一代又一代的在变淡,

萧晨的父辈之间都能感觉出来,不知以后会发展成啥样。

萧晨的爷爷,有个外甥,也就是萧晨的大伯,

那时候家里穷,但学习用功,成绩好,

每个星期都会去娘舅家要要一些干粮和五毛钱,那时候五毛钱很值钱啊,

买吃的只要几分钱,可以用一个星期,相当于现在的五十块大钞吧。

娘舅没有一丝吝啬,总是给外甥备好干粮和钱,外甥自己也争气,

考上了大学,又念了博士,在深圳一家大型企业工作,

迎娶了一位家庭条件好的女人,之后移民法国。

在二十多年后,萧晨那时25岁,爷爷生病去世,

那个当时为了生计而向娘舅讨要生活费的外甥也没有赶来参加葬礼,萧晨记得很清楚,他大伯的娘死的时候,

自己还没忘记要赶来参加葬礼,但自己的恩人加亲人死的时候,怎么就良心被狗吃了呢,

过年上坟了也只去自己的父母那里祭拜,把娘舅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萧晨的父亲在饭后喝茶时总会提起这事,萧晨想想都觉得气愤。

你穷我富,两户人家就关系紧张,就算条件差不多,

也要互相比较一番,而这些条件和自己家差不多的普通家庭也互相看不起,

萧晨觉得,穷人何苦难为穷人呢?

而萧晨这一辈,除了自己的堂姐妹和表弟妹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可以交流的亲戚了,

这一生,就这样吧,爱走不走,爱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