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 33 章(2 / 2)

这边,齐军将领崔越正策马飞逃,听见身后影影约约“卫国公”三字,紧绷的弦瞬间一震,回头往后看。

身旁士兵道:“将军,是卫军来救我们了,不是胡人!”

“对!吁吁吁——”与崔越同行的齐军将领公孙策听清喊话,率先停下马来,嗓子干哑道:“不用逃了,停,快停下吧,呼,呼。”

已经冲出去的几人纷纷勒马,调转马头回来,一齐看向身后正追过来的卫军,个个如同看见救世主般眼神散发出灼灼光彩。

霍哲见前方人已停,他再喊一声“驾”,眨眼间抵达齐军面前,勒马停下:“吁——”

马停住,原地踏几步站稳。

崔越睁大眼看清来人,确实是今天打败了他的那位将军——卫国公的外孙霍子理。他策马上前,感激涕零道:“霍将军,多谢你前来搭救,多谢!”

两百士兵不久就追上来,那位齐兵激动地跟两位齐军将领见过礼,回到齐军队伍中去。

霍哲环顾伤亡惨重、所剩无几的齐军,道:“这样,你们今晚跟我回新堡,明天天亮之时,我再派人护送你们回宁朔郡。”

“好。”崔越点头:“如此甚好。”

霍哲看向另一位齐军将领,就是临走前放狠话的那位,对他一颔首。

见此,公孙策也不好再拿乔,拱手道:“多谢。”

一行人踏上返程的路,众人纷纷放下心来,有说有笑的脚步也放慢了,不用再像方才那样紧赶慢赶。

霍哲骑在马上,身躯随着马走动而摇晃,心下却觉得不对劲。胡人怎么来东边,铁勒部明明应该在西边贺兰山,若这次是其它部落的胡人,相聚几百里,也不可能跑到新堡这边来,只可能是铁勒部。

他心下生疑,转头问身旁信马由缰的崔越:“崔将军,你遇上那伙胡人时,他们是要去哪个方向?”

“呃,”闻言,崔越抬头回想:“他们从西北方向袭击,应该是要去南边。当时大概有几千人,我自知不敌,立刻派人去请援。不过胡人袭击过后,我往东跑,他们也并未来追,只有你们追上来了,我还以为是胡人呢。我方才已经知晓,原来是因为你们将胡人击退了,才让我们免于追杀。多谢你们搭救及时啊。”

“不谢。”霍哲应付道,眼珠一转发觉不对:“你刚刚说几千人?可我只带了两百人,碰上的胡人也顶多只有四五百,那剩下的胡人去了哪?”

两人对视,想起同一个地方:“灵武郡!”

霍哲心霎时沉下,分析道:“胡人绕过新堡,难道是打算从东侧袭击灵武郡……”

“什么!”身旁的副将惊呼:“那怎么办,将军,我们要快去营救啊。”

霍哲环顾周围受伤的兵卒和齐军将领,打马走出来道:“你们护送崔将军、公孙将军,我先回新堡,带兵去灵武郡支援。听明白没有!”

“是!”众将士听命。

霍哲朝副将送去一个眼神,副将点点头,他放下心来勒马转身,单骑朝新堡奔回去。

灵武郡,晨光微熹。

天虽然刚亮,可仗已经打了一个时辰,杀声从天黑喊到天亮,对战的士兵们早已精疲力竭,举刀的胳膊越来越重,眼睛也已经被汗渍、血液遮掩,看不清胡人的脸。

城门下尸堆如山。赵七郎浑身肌肉酸痛,他拄着大刀站在战场中,突然眼前一把大刀落下,刀背后是面容扭曲的胡人。赵七郎奋力提刀一挥,这胡人的刀应声而落,他再使出浑身解数砍去,刀面划过对面胡人脖颈,尸身在他面前倒下。

“呼,呼……”赵七郎无声地喘着气,喉咙里早已发不出声音。

突然,后背被利刃划过,巨大的痛楚袭来,让赵七郎灵台一清。赵七郎咬牙提起刀,猛地转身一挥,与交手之人兵刃相接。他虎口一震,握不住刀柄,刀被击飞出去,从他眼前闪过。霎时间,赵七郎心沉谷底。

他要战死了吧……

“嗯哼——”出乎意料,面前的胡人发出一声闷哼,身躯倒下,砸在赵七郎脚边。一个身穿卫军甲胄的兵卒暴露在他眼前,刀面滴着鲜红的血。卫兵道:“将军小心!”随即转身再次投入厮杀中。

赵七郎松一口气,劫后余生的激动充盈心间,浑身又蓄满了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坚定地想到,忽然似有感应一般,转头看向北方。

北方地动山摇,随着天光渐亮,乌泱泱的人马奔赴而来。

赵七郎眯起眼,看见“卫”字旗迎风猎猎。来了,霍子理竟然带着援军来了!

他眼前一黑,轰然倒地,黄沙扑到他脸上,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踏实。

建兴元年冬,胡人大举进犯灵武、五原、宁朔三郡,斩宁朔刺史,掠五原郡,仅灵武郡得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