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家宅不宁(1 / 2)

风停了,天慢慢阴下来,浓厚的云彩遮掩住日光,房间里变得闷热。

戴重台起身打开几扇窗户,向外张望。

之前在房里进进出出的小厮们已经都退到房外十几步远的位置看守,无人因为不在主子面前就交头接耳的闲谈,贴身伺候易嵘的小厮冬至盘腿靠坐在门槛上,方便随时应答易嵘的召唤。

即便已经见过无数次易嵘身边下仆们整肃的模样,戴重台依旧不住感慨:“你家里的规矩可真大。”

她感慨完,回到床前坐下,继续喝茶吃点心,抽空说:“我以为你不想提起当初的事情呢。”

易嵘失笑,“有什么提不得的?”

“爹娘都对我说过,当初开城门放你进来的时候,你套着太子妃的衣裳,做女子打扮被不到百人的骑兵护着,背心中了一箭,伤到了肺脏,一直觉得哪家的小姑娘这么坚强,撕了衣服治伤口才知道是个少年。”有这种黑历史在,男人没几个喜欢提起的才对吧。

重台垂下头,小心翼翼的偷看易嵘。

像是怕易嵘生气,重台赶忙补充:“全靠着你对何贼大军精准的判断,宁都城才能坚守多日。您是宁都城百姓的大恩人。”

和聪明人说话,点到即止已经足够。

易嵘的祖父是易猛是真的猛。

年近四十岁跟着当时才二十五的今上举旗,从此成为一员猛将东征西讨,陪着今上打下立足的山西省。十多年之后易嵘的父亲易岳能够独当一面了,立即接了老子的棒,继续跟着今上打江山,一路将占据扩大到整个江南,让争天下的豪杰纷纷折戟。可惜中了贼人奸计,喝下一碗诈降官员亲手送来的毒酒暴亡。

若是寻常人家,说不定就藏起大孙子,生怕易嵘磕碰到一点了,但易猛说了一句“易嵘年少,没有父亲护持,若是不能自己服众,日后照样会被两个叔父夺了家业”,随即就把不满十岁的易嵘给丢进军中历练。

那时候天下形势和现在略有不同,虽说也是今上周章和南面的何旭各掌一半天下,但两方剑拔弩张,远不如现在的局势平和。

易猛对孙子说的话极大的刺激到了今上,今上一看太子这些年来始终“监国”而没上过战场,担心太子不通军事以后被浑身杀气粼粼的武将辖制,二话不说就把太子和年幼的七皇子一起丢到军中历练,和易嵘碰在了一起。

易嵘和七皇子年纪相仿,七皇子又与太子兄弟情深、形影不离,三人很快相互熟悉了。

今上的担忧成真,太子一点看不懂战场的形势,可他身为嫡长子的正统,又极得今上信任倚重,太子下令连阵前将军也不敢随意反驳,直接导致了在江西省与何旭大军对峙的时候,几场大战中太子的接连指挥失败,连失广信、建昌、抚州三地,导致了一场大乱,后来七皇子假太子之名,阵前调度,才在对峙了几年后,重新夺回江西。

太子被自己毫无军事天赋的现实震撼得大病一场,那几年身子熬得形销骨立,七皇子也因此“代替太子传话”没被人揭穿,可后来太子越病越重,太子妃闻言跑到阵前伺候丈夫。不想多年无子的夫妻俩居然照顾着就怀孕了。

太子想到今上也受伤大病一场,皇后生了他七弟之后,陛下便有如神助。

顿时,太子来了自信,重新拿回军权,胡乱指挥,然后,醉酒轻薄了抚州州牧的心肝,差点被当场格杀。

太子被救回营中的时候吓得魂不守舍,带兵的将领生怕一国储君急病死在自己军中,顾不上局势,当着众将士的面派出得力战将护送太子离去。此举直接导致军心涣散。

何旭的探子听到这个消息,当夜闹事,引发啸营。

当时坚持留下稳定军心的七皇子就在这天晚上被人闯入营帐乱刀砍死,连个全尸都没能留下。

太子被送走的太急促了,竟然和太子妃在途中失散,挺着五六个月肚子的太子妃险些与何旭的大军碰在一起,幸亏被带兵巡视的易嵘找到。

而那时候,何旭已经快要打破易嵘驻扎的赣州城墙根脚下了。

太子已有九女,偏偏没一个儿子,太子妃这一胎早就被确诊是个男娃。

易家和今上是几辈子的情谊,自小看着太子长大,对太子感情自是不能与其他几名皇子相比,易家上下支持的也是身为嫡长子的太子,与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时的情况已经容不下易嵘犹豫。他观察过战局后,抓住唯一生机,直接下令亲兵护送太子妃沿着雩山山脉疾驰撤退;自己则带上其他战士扮做太子妃的模样,转道宁都城,引开追兵。

易嵘打算借着前朝已故刘将军修缮过的宁都城高墙与何贼打守城战,静待大军回援。

易嵘的决定是正确的,但正确的决定却改变不了他面对危急情况的现实。

待易嵘且战且退终于抵达宁都城,被戴神医救下的时候,箭矢刺穿了铠甲,背上的箭伤让他连发高热,整个人已经神智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