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寻找神木(1 / 2)

锁龙诀 张佳亮 1682 字 2020-10-23

以往,我们为了避免路上的严格盘查,都是驱车前往,但是这一次,我心急如焚,选择了飞机先飞往乌鲁木齐,然后再转车前往阿克苏。相关装备则选择了由古氏祖孙连夜开车送来。虽然这样拖慢了行程,但是寻找神祇木也不是说一下子就能锁定目标的。即便我们现在就置身温宿古国的遗址,也需要一点一点地寻找线索。

说起来,这算是我第二次进入新疆地界了。但是这一次的感觉与之前截然不同。前几次只是寻找有关我身世未解之谜,这一次,可是跟时间赛跑,保命啊!

当我和太乾先行到达温宿县后,选择一家招待所,老板是个地道的维族老汉,十分好客。招待所的房间也非常干净,但我无心浏览一下这里的风光,而是拉着老板聊了起来。老板五十多岁,叫西日阿洪,翻译成汉语即是狮子。人如其名,黢黑的皮肤加上白灿灿的胡须,说起话来也是声如洪钟。可能是经常招待南来北往的人,西日阿洪的汉语也很熟练,虽然免不了有一些口音,但我们还是可以交流。

我开门见山,问起了有关温宿古国的历史。

“啊,你们要问温宿古国嘛,这里就是啦!”

他显然误会了我的意思,这里是温宿县的县城,高度文明化。我不得不重申了一遍,说我要找的,是温宿古国的遗址。

西日阿洪摆摆手:“不好找,不好找的啦。两千年前,温宿古国就被打败了嘛,从那时候起,温宿古国就不存在了嘛。”

我见他还是不明白我的意思,于是改了一种策略,想了解一下温宿古国的历史。

西日阿洪喝了一口水,眼睛望着远方:“温宿古国嘛,是个很强大的国家,最厉害的时候,从天山的南麓一直到塔里木盆地,都是她的地方嘛。而且,是有一个传说的。胡大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种下了一棵草,这棵草就生根、发芽、长大,到最后,长成了一棵大树。因为这是胡大的旨意,附近的人们就都聚在了大树下,大家一起生活,选出来了部落的首领,这就是温宿国的由来嘛,胡大他是万能的。”

这个传说给了我一定的指引,她证明了,传说中的神祇木很可能是存在的。于是我问道:“关于那棵树,有什么传说吗?”

西日阿洪脸上私有不悦:“那不是普通的树的嘛,那是胡大亲手种下的神树,神树长大后,保佑着温宿国的百姓。据说,谁只要是吃一片叶子,就可以获得永生,去胡大身边的。”

吃一片叶子就能永生?这未免有点儿夸张了。要真是这样的话,恐怕这棵存在于传说中的神祇木,赶得上《西游记》中的人参果树了。“您知道这棵树在哪儿吗?”

“不见得嘛。听说是后来打仗,毁掉了嘛。毁坏神树的人,后来就被胡大惩罚了嘛,打入地狱。”

得,白问了!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我和太乾出去吃饭的时候,也尽量跟当地人沟通。我发现一些年长的人,几乎在有关温宿古国的历史中都会提到一棵神树,但是说到具体的事情,谁又都说不上来。也难怪,两千多年前的事情了,口口相传下来,难免失真。

给古氏祖孙打电话的时候,他们刚出云南地界,到达我们这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我在当地查阅了一些县志等资料,也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从图书馆回来的时候,太乾罕见地买了一个非常有当地特色的新疆小帽,看他戴在头上,我竟然有几分想笑。

一向沉默寡言的他,能主动这样“折腾”自己,想必是看这几天我情绪低落,想博我病中一笑吧。我从他头上摘下帽子,也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冲他摆了个造型:“怎么样?”

太乾看了一眼:“唔,难看。”

我笑了,这是我病后第一次笑,很释怀的那种笑,非常舒服。我摘下了小帽要还给他,忽然,我看到了帽子上的一处刺绣似乎与别处不同。我觑着眼睛仔细看上去,刺绣的图案很小,但是手感明显与别处不同。可惜因为太小了,用肉眼难以看清。忽然想到太乾的眼睛异于常人,我请他辨认一下。

太乾只看了一眼,忽然露出了吃惊的表情,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而是快步走到了一处土路边,捡起了一颗小石子,在地上画了起来,画两笔,看两眼小帽,然后再画两笔。足足花了十几分钟的功夫,他才将这片刺绣“描摹”到了地面上。

我看后,也是惊讶不已。太乾的绘画水平虽然不敢恭维,但是其中的意思我却看得十分清楚:刺绣的正中间,是一棵苍然遒劲的古树,下面是三五个人正在膜拜。我知道大部分的古画或其他传统艺术,无论中原还是西域,都喜欢用意象化的手法。比如京剧中,两三个扛旗的一过场,这就是千军万马。而这幅刺绣中的三五个人无疑是代表了千万国民。

我二话不说,赶紧拉着太乾原路返回,去找卖这顶古帽的摊位。摊位是摆放在了一辆三轮车上面。

走到了摊位前,发现是一个小姑娘,穿着维吾尔族的盛装,高鼻深目,雪白的肌肤,有着西部美女典型的异域风情。见我们原路返回,她竟然认出了我们。想必是太乾的面瘫属性留给她深刻印象吧。

她莞尔一笑,一开口竟是十分标准的普通话:“你们怎么又回来了?先说好,我这里不退货哦!”

我挠挠后脑勺:“美女,别误会,我们不是来退货的,我想问一下,这顶帽子,是谁做的?”

小姑娘上下打量着我们,眼神中很是疑惑,就像是审视坏人,还带有几分警惕:“你们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