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关山论道(1 / 2)

书生伏魔记 大漠侠客 1234 字 2020-10-22

胡先生为儒陈镇是道,陈镇心安理得的经常去胡也先生那灵机充沛的“野狐书屋”修炼看书,偶尔也会蹭些胡先生的宝贝灵茶喝,每次去拜访或多或少陈镇也都会带点山下米酒烧鸡之类的吃食,想来还是陈镇比较占得便宜。胡先生学富五车藏书万卷,在这里陈镇不仅继续深造学习了那幼年就开始熟读的圣贤文章还获得了许多修行相关的知识。

陈镇和胡先生一个好学一个好教,胡先生对陈镇真的是颇为照顾,看着陈镇好学,不仅无偿的给陈镇分享知识,还经常故意将一些对陈镇修行有用或者陈镇提出感兴趣类型的图书挑出来,放在显眼的位置,以便陈镇阅读。每次来到“野狐书屋”,陈镇都像海绵吸水一样贪婪的吸取书本中的知识。

陈镇将自己这些天来在石壶村发生的事情转述给了胡也先生,在胡先生的口中他确定了自己九成九就是那传说中的先天功德体。天道无情,功德和气运一样是那虚无缥缈之物,获取功德的唯一途径就是做一些能令天道认可的事情,如果没有功德,那么拥有这种体质的人修行起来便和常人无异,这种体质的恐怖之处在于,只要能获得到功德那么拥有这种道体的人的修行速率是正常人的千万倍,而且能毫无瓶颈的突破境界!修行本是逆天而行,而这种道体会使人直接契合天道的道韵,不受业障和劫力的影响,突破境界自然毫无障碍,正所谓“清浊几番随运转,辟开数劫任西东”。

能够生而为人,每个人从一出生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点先天功德,陈镇第一次修行消耗的就是他从娘胎里带来的那点先天功德,但这点功德应该是不足以让陈镇由凡夫俗子完全突破到练气期的,突破境界可没有中途停止这么一说,陈镇突破后昏迷估计只是这具身体强行突破境界所导致的后果,不过因为太玄经本身是一门中正平和的养气功法,陈镇两世的精神融合又使他的精神力远远超出常人的坚韧,又有前世的修行经验在身,诸多因素这才没有因为强行突破伤及到根本。陈镇在地府阴差的协助下用道家正宗的渡人经度化了七奶奶庙里那近百只的积年怨煞的行为获得了天道的认可,虽然这功德不算大老天也没有降下异象祥瑞,但这些功德的数量足够他修炼到练气中期了,这第二次的突破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陈镇自然不会那么鲁莽,所以很轻松的就突破到了练气中期。

这一日,胡先生又像往常一样教导着一众山精鸟兽们读书识字,陈镇早早来到了“野狐书屋”,安静的坐在后堂,津津有味的拜读着一本名叫《徐弘祖游十国记》的杂书。

这徐弘祖乃是一位元婴期的大修,自凡俗时期就喜爱游览自然山水人文各种风光,这本游记记录的就是他在游历十国大地时以元婴修士的角度“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秘辛杂事,其中描写了十国各种山川地貌、鸟兽山精、风土人情,写的是颇具趣味。

这边学堂内的散堂钟声传来,学生们都三三两两的离开了,胡先生这时候才走入后堂,看到了这边正在看书的陈镇。

突然,胡先生心有所想的问道“镇儿,你如何看待当世儒家之道?”

胡先生这个问题问的很突然,突然到陈镇完全没有准备,这问题从胡先生这样的当世大儒口中像自己的学生提出甚至显的有些离经叛道;陈镇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胡先生对自己的考验,自然不敢草率的就回答胡先生,于是小心翼翼的反问道“不知先生具体所指?”

这个世界的传统儒家,更加偏向于君臣父子的礼仪之道,前代圣人提出的格物伦更是将这种思潮推向了高峰,于是在十国大地上这儒家思想被各个王朝的帝王当做统治帝国人民的手段,推崇万分,儒家也就有了如今的辉煌成就。

胡先生一开始也是对这些圣人理论推崇万分,每一句都当做经典反复揣摩研读。直到他拜入了当代圣人门下,入道成为了贤德大儒。有一天,胡先生看到了先贤的“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为了实践前代圣人提出的“格物致知”学说,胡先生跑去了后山去观察那山中的竹子,日夜不眠的思考观察,希望悟出圣人所说的道理。可是他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依然一无所获,但圣人那埋在他心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又让他产生了自我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