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猴儿摆摆手示意周霄不用客气,说道“我修为有限只能为道友简单地演化其中的生灭消长,众多细微之处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道友已经是让我见前所未见,闻前所未闻,其实刚才见到道友演化的景象,体内诸窍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想要有心细察,这感觉反而又沉寂了下去,最后只剩下天地广大,我自渺小的感慨,道在其中就像月在水中一样,可观而不可得,修道之事果真是强求不得!”
打通喉轮迈入引气中期以后,这一境界的修为积累只是个水磨的功夫,只需要每天勤修即可,并不需要花费多少心思。
于是周霄开始研读唤醒体内灵寂诸窍进境引气后期的法门,但是书中只是记载每日诵念‘唵啊吽’三字密咒即可唤醒灵寂诸窍,可惜周霄现在只会‘吽’字的正确发音,对其他两字在细微处的变化却是一无所知,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修行的事从来都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点也牵强马虎不得的。
多次想要试着以神念进入大道鸿蒙图中,再去听老祖讲解大道,也一直没有成功。
“道友所言甚是,世人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修行何尝不是如此。”老猴儿听到周霄感慨也是深有同感,说道:“我年少之时学有所得,就想要四处寻访贤士探讨学问,不料四处碰壁,心灰意冷之下就连修为境界也是停滞不前。
试过许多方法结果还是无法突破境界,那时我已经对未来非常迷茫,就想着不如干脆回到山中了此残生,老猴儿在外面世界奔波了数年功夫,也算还有一两个朋友,他们为我一路送行,临别之时赠言给我,写道: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他人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这话就像黑夜明灯一样为我照亮了方向,让我看到了本心,找到了真我。
之后回到山中,诗书佐酒,止心静修,不再妄求其他,竟然诸窍觉醒,然后一路坦途走到如今。”
“当然这只是老猴儿自己的道,智慧天资,境界格局所限,走到返虚已是尽头,只能为道友提供一个思路,具体法门还需要道友自己去寻找。”
周霄听罢,知道老猴儿诸窍觉醒的方法是‘明心见性,直指本心’,这是禅宗顿悟的路子,以前也在书中读到过许多禅宗大师开悟的事迹,总之这非常的讲究机缘节点,便又问道知道世间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唤醒灵寂诸窍?”
老猴儿演法也是存了能助周霄开悟的心思,只是并没有奏效,明白他的机缘不在这里,听他问起,老猴儿又开口说道:“世间门派多数都有属于自己的唤神功法,我以前在外面行走,甚至听说在太素仙宗、万法寺、惑乱天宫等等几大宗门,都有大音唤神之法,玄妙非常,能够以独特音律唤醒诸窍,不知道是真是假。至于其他的像是灌顶、丹药、阴阳和合、紫河车等等都是些不入流的方法,志在长生大道的修士没人肯用的。”
周霄也清楚这些宗门中的功法必然会被珍若拱璧,并不易得,但是若真不得已也总算又多了种选择,他的心情顿时放松了许多。
正想再谈些其他的,忽然听到后山一阵喧闹,老猴儿不禁喜上眉梢,对周霄说道:“今日我这山中又添了新生命,是件可喜的事情,道友不妨与我一起去看看。”
周霄诺声跟了过去,一人一猴来到后山,那些猴子连忙拜过老祖,并和周霄见了礼,然后闪开了道路,一只女猴怀里抱着刚出生的小猴子走了过来揖礼。
“拜见老祖,拜见前辈。”
老猴儿非要和周霄以道友相称,让他在这儿的辈分也是水涨船高,做为前辈自然不能不有所表示,怎奈身无多少长物,周霄只好拿出一块新炼制的法器玉佩,又从葫芦里倒出几粒丹药,准备给新生的小猴子做个见面礼。
“咦!”老猴儿看到周霄倒出的丹药不禁咦了一声,拿过一枚仔细看了几眼,然后说道:“道友的丹药却是不凡,用普通灵物随手搓成,药性虽浅,却隐隐带着几分玄妙。须知丹药从来都是药性易得,灵性难成,这回老猴子倒是要替小猴子谢过道友了。”
老猴儿把周霄当做朋友,当下也不客气便让女猴收下他的贺礼,然后以自身元气施展秘法在小猴子体内种下真气种子,期望他在未来能够凭借这枚种子成功踏入仙途,随后又吩咐了些事情,就邀着周霄一起回了他居住的山洞,和周霄一起坐了下来,这猴儿突然就叹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