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蔓野带着赵凌风和魏安一家还有文家的大公子前往岚山县,至于文家的二公子就跟在齐伟身边伺候笔墨,不要以为是唐突了文二公子,要知道齐伟在栗国文人心中那是神一样的存在,想要跟在齐伟身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书童也是多少读书人挤破脑袋都想来的。
只有文二公子这个愣头愣脑的还在为和兄长分离而苦恼,不过被文大公子给安抚住了,显然文大公子是个知事的,知道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前往岚山的路上,蔓野跟着赵凌风一起骑着马走在前面,一路上听着魏成风说起岚山的趣事到也不觉得无聊,几个半大的少年也都互相熟识起来。
尤其是文至清和魏安,两个都是读书人,魏安性子有些羞怯,不怎么善交谈,倒是文至清谈吐文雅、举止有度,说话不缓不急,和魏成风交谈甚欢,也说起了一些安河的事,倒是让魏成风和蔓野刮目相看。
“早听闻安河县令文宇傲骨天成,是安河一宝,只是可惜魏某长居岚山,竟不曾与文县令相识,实在是魏某一大憾事。”当文至清说起安河,得知他竟是文宇长子,魏成风肃然起敬,对文至清更是客气,这是对于文宇的尊敬,让文至清心里澎湃不已。
家里的境况如何他不是不知道,也偶尔听到父亲感叹自己时运不济,满腹才华却备受打压,父亲的骄傲和原则不允许他贪污腐败,所以家里越来越穷,明明是个县令却要靠村民送菜度日,年幼时的文至清不是没有羞愧过、自卑过,可是如今听到别人对父亲的赞扬和尊敬,他才真正明白一直支持父亲坚持到如今的除了心中有青天和所谓的文人风骨之外,还有别人的认可,父亲说只要有一个人支持他、懂他那就值得,原来除了母亲真的有人支持赞扬他的父亲。
“文县令高尚的品质令文某敬佩不已,当是天下人的表率,若是有机会,定当前往安河一睹文县令风采。”说起文宇,魏成风眼里充满真正的敬佩和赞赏,哪怕是在面对齐伟时也没有如此的激昂,齐伟的地位太高,早已站在了令人仰望膜拜的地方,而文宇却是一根身处泥潭的柱子,纵然身陷漩涡,依然屹立不倒,对有些人来说,他是地上的挣扎的蚂蚁,对有些人来说他确是指路的明灯和心中的光明所在。
“夫子也说这位文县令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有机会我也去拜访拜访,到时候还需至清引路才是。”听着魏成风和文至清两人聊得火热,蔓野难得插上一句嘴。
赵凌风习惯了沉默寡言,魏安腼腆也不是个爱说话的,至少现在这个时候的魏安不是个喜欢表现的,明明有些尴尬的场面却彰显出了和谐。
外面阳光正好,蔓野与赵凌风竞相较劲着跑马,若不是压在头顶的赈灾大事,还真是个不错的天,有不错的人,配不错的心情。
到岚山县的时候,已经天黑了,蔓野等人打算在客栈居住一晚,明日再去暗访岚山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