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不服就打一架
自从三战三败的消息传开之后,京城上下,乃至中原各地,都是一片惶恐。可没有人再往南逃。因为回到故乡后,大家都开始忙耕种。辛苦种下的禾苗,已经长得很高了,再过两三个月,就能丰收了。百姓们不舍得放弃自己辛苦种出来的东西。而各大世家,经历了上一次南逃,回京后又被太子削减势力。现在他们还需要依靠太子的势力,耕种自家的土地。在收获粮食之前,他们不能离开这里。所以,大周上下都在关注前方的战况。奈何,这两三个月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太子殿下,要不下官前往秦州了解情况吧?”
兵部尚书忍不住了,跑去找太子,主动请缨,前往军中了解实情。
太子正在盯着草编的小猪,没有回应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叫了一声:“太子殿下!”
太子转头看向兵部尚书,对他说道:“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兵部尚书一脸不解:“太子殿下,恕下官愚钝,不明白这是何意。”
太子告诉兵部尚书:“阿耶离京之前,曾经告诉本宫。在三战三败的消息传开后,其后会封锁所有前方战况。所以,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敌军至今没有攻打过来,足以说明前方一切顺利。兵部尚书不必担忧。”
兵部尚书若有所思,似懂非懂,他回应道:“下官明白了。”
兵部尚书离开之后,太子转头问侍卫:“禁军现在如何?”
侍卫回应道:“太子殿下放心,小人接管禁军之后,已经铲除了王统领的余孽。现在禁军上下都听从小人的命令。”
太子颔首,他拿起笔,开始写信。
写完信,太子对侍卫言道:“送到秦州。”
“遵命。”
这几个月,太子一直写信向秦州那边询问战况。虽然庆王世子每次都回复一切顺利,但是太子心里总有些不安。有几次,他做了噩梦。梦到陆琰出事了,被吐蕃兵砍了一刀。
太子被噩梦吓醒了,醒来之后面色惨白。幸好这时候收到了庆王世子的回信,庆王世子说一切顺利,陆琰很平安。太子这才从惊吓中清醒。吴御医给太子改了药方,调养身子。现在太子的身子比之前好多了。
心里牵挂着前方的战况,太子起身走到外面,去看了看那些青菜,又看了看猪圈里的猪。
水稻即将丰收。陆琰走之前,播种的青菜也成熟了。猪也养胖了。临近岁暮,太子希望在过年前,能结束战争。
理了理衣袖,太子让宫人取来箩筐,将青菜连根拔起,将带土的青菜连根放进箩筐里。
忙了一下午,太子将东宫的青菜都拔光了,派人连夜送出城,送往军中。
三日后,太子举行了丰收仪式,开始收稻子。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陆琰发现今天的粥格外的甜,他问道:“这粥里放糖了?”
大宛公主摇头:“没有。”
陆琰笑着说道:“可能是朕心情好,所以觉得今日的粥格外的甜。”
昨日李将军埋伏了吐蕃军,打败吐蕃前锋。吐蕃已经撤军了。酒泉这边能暂时松一口气了。
鲁王世子走进屋里,听到了陆琰的话,他告诉陆琰:“非也!阿翁,今日的粥是用新米熬出来的!这些米是陆易明日快速押送过来的,他说其中有部分米是太子亲自种的!”
陆琰诧异:“都过去这么久了。”
太子下地种田的事情,仿佛还在昨日。一晃眼,没想到过去了几个月。
陆琰说道:“看来朕该回京了。”
鲁王世子对陆琰说道:“阿翁早就应该回京了!陆易一直替阿翁瞒着,太子到现在都不知道阿翁受伤的事情!”
陆琰点头:“做得很好。这件事,今后不得在太子面前提起。”
鲁王世子颔首:“我明白。”
大宛公主目光明亮地望着陆琰,她问道:“陆阿翁,这次你会带我回京吗?回京之后,就立马让我当官吗?”
陆琰笑着回应她:“这件事不急。回京之后,朕会与太子商量,到时候在京城办一个诸国商会。由你来担任诸国商会的会长。建立这个诸国商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各国与大周之间的贸易往来。这件事不单对大周有利,对诸国也有利。大宛国王若是知道你担任诸国商会的会长,一定会以你为荣的,不会逼你嫁人。”
鲁王世子诧异,原来陆琰是打算发展贸易,他还以为陆琰是为了了解各国的情况,所以才打算成立相关部门。
大宛公主一脸喜悦:“真是太好了!我好期待!我们快回京吧!”
得知陆琰要回京,李将军十分赞同,他立马安排人手,护送陆琰回京。
临走之前,陆琰本想带元夕回京。元夕却拒绝了。
“陆阿翁,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那位鲁大娘。鲁大娘托我转交东西给她儿子。我一直没有找到他。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陆琰问道:“你是想让我照顾鲁大娘?”
元夕摇头,他告诉陆琰:“陆阿翁派人到鲁大娘家里捎个口信,就说她儿子立了功,如今在镇守祁连山。十年内只怕无法回家了。然后再赏一些东西给鲁大娘。”
陆琰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元夕,觉得这孩子成熟了很多。
“那你呢?”
元夕笑着说道:“我想通了。如今国家不稳,正是需要武夫的时候。国家需要武夫,那我就当武夫。等国家太平了,需要文臣的时候,那我再重新考科举!我写好了一封信,请陆阿翁派人送回汾州给我阿娘。”
陆琰叹了口气,他对元夕说道:“好!”
大宛公主怔然,她呆呆地说道:“元夕,你要留在这里不跟我们回京吗?那今后谁来保护我?”
元夕对她说道:“公主,你很勇敢。我相信没有我保护你,你也能勇敢地生活。”
大宛公主摇头说道:“可是我想让你陪着我!”
元夕告诉她:“若是今后有机会,我会再陪你的。”
大宛公主眼红了,她握住了元夕的手,对他说道:“你一定要回京找我!不要让我等太久!”
元夕点头。伸出手帮大宛公主擦了擦泪水。
鲁王世子目光古怪地打量着这两人。他低声对陆琰说道:“阿耶,大宛公主跟元夕他们该不会是有私情吧?”
陆琰拿起木棍敲了一下鲁王世子。
“什么叫私情,人家是光明正大的谈情。”
鲁王世子捂着手臂,后退了几步。
这根粗木棍是大宛公主从柴房找来的,没想到陆琰竟然收下了!
鲁王世子总算知道为什么陆琰一直想要一根木棍了。因为揍人方便!
听到陆琰的话,元夕与大宛公主两人面色不自然,大宛公主后退了几步,回到陆琰的身边,红着脸不说话。
陆琰笑着说道:“好了,该上路了。人生还长着呢,你们会再见面的。”
大宛公主点头:“嗯。”
庆王世子收到消息,得知陆琰要启程回来了,他早就派人做好了迎接的准备。陆琰的船队还没有到达秦州,就遇到了庆王世子派去迎接他们的船队。
“陛下!”
阿言上了船,来到陆琰面前,向陆琰行礼。
陆琰问道:“易儿没来吗?”
阿言低着头回答道:“启禀陛下,我家郎君说陛下命令他镇守秦州,没有陛下的命令,他不能离开军营。所以他安排了小奴带人出城迎接陛下。”
陆琰笑着点头:“这孩子,把朕的话记到心里去了。”
鲁王世子面色有些不自在。即将要与庆王世子相见,他心里很别扭。
陆琰转头对鲁王世子说道:“你先到城里,替朕告诉易儿,朕晚些时候再进城。”
鲁王世子一脸愕然:“我?”
陆琰挑眉:“怎么,你不想进城?”
鲁王世子改口说道:“我去!”
阿言忍不住抬眼,偷偷望了眼鲁王世子。
陆琰对阿言说道:“你随朕来,朕想知道这段时日易儿都做了什么事。”
阿言点头,起身跟随陆琰到船舱内。
鲁王世子下了船,骑马快速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