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赵俊也不多留,径直转身出去了,独留赵昭听着炭盆上咕噜咕噜响着的茶水。
得了义父的许,赵昭第二日便前往了总督府。阮恬恬等他好几天,此时见人送上门来都要开心疯了!她恨不得立刻就把福余堂的事情全部灌进赵昭的脑袋,赵昭却便表示,想先要自己看看。
阮恬恬只得说了个:“行吧。”
异常勉强。
之后的几天,赵昭都在老葛苟三那里“打工”,陪着他们一起制作糖车。等成功见证了一辆糖车的诞生,他又去跟着学习熬糖,活像是体验生活。
就这么晃晃悠悠,年关近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阮恬恬和顾云还在云中城的东村小院,他们在冰天雪地里一起吃火锅。而现在却远在西南昭通,穿着清凉的衣衫吃火龙果。
简直恍如隔世。
进入腊月,从上京而来的马车一辆接一辆,留在家中的母娘和老管家都送来了充足的年货,其中还夹杂着唐宝和昶儿的书信。富贵院与桑若羽的礼足足拉了五个马车,只要是能搜罗到又不会放坏的美食,统统给他们送了来。
桂三报了年账,也采买了吃食货物叫人运来。唐大刀自不用说,从杭州城搜罗了几匹上好锦绣,连带着些干货装了车。甚至连驻守在云中城的李春花,也千里迢迢送了东西。
除了这几个亲近的人,朝廷赏的、同僚送的,也数不胜数。贺春明每每从左西营回将军府,都能看到热热闹闹一群人。
对此,小将军十分惊叹,还拉着妹妹疑惑:“除了朝廷的赏,咋就没人给咱家送点东西呢?”
贺夏萤白了哥哥一眼:“也不看人家顾大人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
贺春明冷哼一声,出门左转去总督府搜刮去了。
而总督府中,阮恬恬也被这架势吓到了。毕竟去年只有桑若羽给他们送了东西,今年简直……毫不夸张的讲,她觉得大得离谱的总督府都堆不下这么多东西。
十多辆从上京来的马车都是搭伴走的,又同一时间把这些东西送到。总督府的下人不多,大家一起整理都整理了三日有余。天高路远,这些送年礼的人都会留在昭通过年。阮恬恬将人安排在了驿馆,几日之后,她惊讶的发现,赵昭已经与这些人十分熟稔。
总感觉他们第一批的红糖有出路了呢。
从驿馆回来,阮恬恬便去找了老葛苟三,让他们辛苦几天,看能不能把糖车赶制完毕。而那些制好了糖车的人家,她也亲自一一去走访。有些人家已经开始了熬糖,甜丝丝的红糖储藏在干燥的缸子里,连空气都带着几分幸福的味道。
西南的日子本就悠闲,近日雨水又少,顾云整日没什么事。等到腊月二十,官府已经开始陆续散值。阮恬恬和顾云一起,将上京送来的年礼分给了不少贫困人家。这些在他们看来十分普通正常的吃食,是这些人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吃上的美味。
阮恬恬有点难受,想想了,又觉得自己动力满满。
这一趟回来之后,顾云也正式散值,不再前往总督衙。若有要事文书,都被直接送进了总督府。夫妻二人正式开始了腻歪的小日子,许久不做饭的阮恬恬也撩起袖子,在灶房里研究美食。
对比起来,将军府可不那么悠闲。每到年关,总是有小搓的血苗来捣乱。今年虽然搅翻了他们大本营,但左西军也不敢大意。驻守的将士们轮番休职,更有人日日操练,守卫着大启的边疆。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这些普通的年节习俗,与心爱的人在一起,便变得有趣起来。阮恬恬看着跟她一起忙碌的顾云,再一次觉得,她的小日子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