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隆武政权(1 / 2)

天阙泪 弥坚长青藤 1008 字 2021-01-04

唐王叹道:“诸位忧国忧民之心,本王岂能不知。怎奈本王命运乖蹇,身边并无多少心腹智囊或者文臣武将,急切间哪能组阁监国呢?”

黄道周见唐王开始探讨具体问题,心中松了一口气,笑道:“常言说,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远的不说,就说李自成,甚至满清,仰或是南京立朝,那一次不是响应者云集?此番多尔衮的剃发令、易服令,使得国内有识之士认清了满清要摧毁我华夏根基的狼子野心,像嘉庆、江阴、太湖、巢湖、浙东到处都有民众自发起来反抗满清暴政,文武官员,广大缙绅士子俱都心怀不满,只要有人出面组织,必定一呼百应,赢粮而景从。”

张肯堂也说道:“远的不说,清兵到处屠城,早就激起了民愤。现在,全国犹如干柴烈火,只要有火种引爆,很快就会呈燎原之势。”

郑鸿逵笑道:“不是我老郑家喷大话,光我家名下的水师官兵就不下十万之众,各类舰船数以千计,金银财宝车载斗量。到了我们的一亩三分地上,要想对付鞑子,哼,易如反掌,至少守住福建不成问题。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倒是那黄道周老成谋国,听得郑鸿逵说话如此傲慢无礼,不由得触动心事,生怕其倚仗地主之利及军队和财产优势,独霸朝纲,左右皇上。可是,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一块落脚之处,只得暂时先到他的地盘栖身。今后,必须处处小心提防郑氏家族独揽大权了。

清顺治二年(大顺永昌二年、大顺二年、弘光元年)唐王朱聿键等人到达福建的建宁城,于六月二十八日宣布监国。闰六月初七到达福州,郑芝龙带人到三十里外郊迎。将唐王一行安顿到已经打扫好的福建布政使衙门做行宫,并派出部队进行警戒,闰六月二十八日于福州登基,是为明绍宗,年号隆武。宣布从七月一日起,改弘光元年为隆武元年,改福建布政使司为福京,改福州行在为天兴府。

隆武帝接受黄道周建议,决定适当赏封一下郑氏家族,取得其支持。然后,将各省的督抚、将军以及一些名士都遥封为大学士,以取得他们对朝廷的承认和拥护。加封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在这一场拥立隆武帝登基的活动中,受益最大的是郑氏家族,一门公侯。然后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蒋德璟为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朱继祚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曾缨为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封黄俊鸣、李光春、姜日广、高宏图、路振飞、苏观生、何腾蛟、丁魁楚、黄景昉等为大学士。自然,要追封上四代宗亲为皇帝皇后,让自己的弟弟朱聿鐭袭封唐王,封国在南宁。

隆武帝登基之后,将这一消息昭告天下,派人奔赴四方,将加封各省督抚将军的圣旨送到各处。两广、江西、湖广、云南、贵州等地官员以及江南的大部分抗清武装都先后承认了隆武政权。但是,其他地区离其毕竟遥远,其能就近接触的主要还是福建和赣南,另外就是浙东的鲁王朱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