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东宫太子了,壮士断腕的决心早已具备,在皇后自缢后,他除了东山再起,别无选择。
二月二这一日,庆典的规模很大,可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小雨。
老话常说‘春雨贵如油’可寒意也更盛了几分。
皇帝龙体抱恙,南肃辙作为储君代替执行庆典的相关事宜,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楚琉璃见不得南肃辙这般得意,却也琢磨不透为何皇帝身子骨会羸弱到这种地步,无端就犯困,太医诊脉后只是说没有大碍,可能是操劳庆典,累着了。
这种话,楚琉璃才不会相信,她私下留心,收买了太医院新晋的太医,暗地里将南肃辙进献的药膳留了一点儿,让太医查看。
如此一来,倒是发现了端倪。
原来南肃辙在药膳里加了些嗜睡的药草,不会损伤身体,只会让人容易困乏。
隔三差五才会送一次药膳,可每一次必定和朝堂上的大事有所关联。
于是,在农历三月前往黄陵祭祖时,楚琉璃冒险给杨清止传递了消息,要与他面谈此事的细节。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杨清止斟酌再三,还是答应了下来要见楚琉璃一面。
他原本想要和林知渝商议的,毕竟两人的关系已经修复。
可路途太远,从皇陵到王城又两天一夜的路程,杨清止也知道他和林知渝和好如初不足一个月,不适合谈及楚琉璃的话题。
索性他也没有在意,自认为谨慎行事就足够了。
殊不知,南肃辙早已经在暗中布下天罗地网。
他移花接木,不仅将药膳的玄机告知了皇帝,反咬一口,声称是楚琉璃这个后宫妃子在药膳动了手脚,还以妻儿要挟楚琉璃收买的太医,拿到了人证物证。
同时,南肃辙还领了皇帝的口谕,私下带着御林军在皇陵祭祖返程的路上将私下见面的杨清止与楚琉璃抓了个正着。
皇帝勃然大怒,当即让御林军将杨清止收押,为了避免惊动肃亲王党派,还命御林军掩人耳目将杨清止关入大理寺。
自古以来妃嫔敢给皇帝戴绿帽,下场都分外凄惨。
楚琉璃百口莫辩,偏早先时候贴身侍女莹莹死的时候,有权柄落入皇帝之手。
宫闱之事,皇帝岂会惊动朝野,私下开始审讯此事。
“丽妃,朕自问从未亏待你,对你是有求必应,你让莹莹出宫寻避子药方,朕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你为何还要和肃亲王私相授受,纠缠不清!”
皇帝气急败坏,‘咣当’摔了书案上的黑玉镇纸,砸落在地的那一刻发出了沉闷的撞击声。
“皇上,臣妾冤枉啊,莹莹早已尸骨无存,死无对证,避子药方一事定是有人陷害啊!”楚琉璃宫钗散落,漆黑如瀑的长发散落在地,一个劲儿的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