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还没有打开看这些账本,但是封皮上的暗语和醒目的笔迹,众人都是认识的。
这才是真正的物证啊!
皇帝睨着林知渝,眼神阴鸷而冰冷。
杨清止喉咙发紧,他想开口,却说不出话来。
林知渝任由皇帝打量自己,她毫不畏惧,轻轻地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在将这些账本呈上去之前,我给皇帝陛下以及在场的官员百姓念上几句好了。”
“不,不必了!”主审官结巴的开口,慌忙起身走了下来。
“既然是证物,交给我们大理寺就好。”督察院的副审官苍白无力地补充了一句。
林知渝没有动,可栏杆后的百姓以及跪在两侧的太学儒生都呵斥起来,“念,让她念!”
靠近林知渝的主审官不敢再接近林知渝半分。
“为民请愿是好事,既然如此,那朕帮你念吧!”皇帝突然起身,走向林知渝的位置。
林知渝柔声说道:“岂敢劳烦皇上,民女给您呈上去吧!”
皇帝脚步一顿,点头应允了。
林知渝将账本捧起来,毕恭毕敬,可她偏偏从杨清止的面前走过,几乎是眨眼之间发生的事情,戴着枷锁的杨清止居然将林知渝撞了一下,十几册账本七零八落散在地上。
皇帝的脸上渐渐变了,因为跪在两侧的儒生,有人捡起了账本,还趁机翻看了几页。
那人双手颤抖起来,大声念出了里面记载的内容以及标红的批注。
现场的百姓们再迟钝也明白那些批注里的意义远比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字更吓人!
“还肃亲王一个公道!”
“苍云郡赈灾,严惩官匪勾结之辈,肃亲王功不可没,不能枉死!”
“皇帝体恤百姓,今日要给我们一个公道!”
“肃亲王是有功之臣!”
……
太学儒生们开始叫嚣,百姓们也大声吆喝起来。
皇帝负手而立,背在身后的双手在颤抖,他盯着林知渝,又环视跪在两侧的太学儒生,以及木栅栏外的百姓!
“林知渝,你是叫林知渝对吗?”皇帝寒光隐去,抿了抿嘴角,“先把账本捡起来让朕过目。”
“谨遵皇帝的旨意。”林知渝弯腰将散落的账本悉数捡了起来,重新递到皇帝的面前。
两人目光对视的那一刻,亦是惊涛骇浪……
接下来的一切都和林知渝预想中的温和,皇帝和她聊了几句,谈及了账目的问题,林知渝能言善辩,她可是私家侦探出身,
更何况还有记忆宫殿这个金手指外挂机的存在,最终这十几册的账本扭转了乾坤,让杨清止得以洗脱冤情。
真是可笑,皇帝明明是憎恨杨清止与后宫妃子私通,可在审理杨清止的时候,却只言片语未曾提及此事。
一国之君被人带了绿帽子,他怎么会有脸提起。本以为用罪责为理由,光明正大的杀了杨清止,可如今却未能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