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三审的这天,又下起了大雨。
之前因为杨清止这个肃亲王贪赃枉法的账目对不上,二审时并未彻底定罪。
今日是最后的一次机会了,南肃辙一天一夜的通宵,将所有的账目都‘核实’好,将账本呈交大理寺。今日这最后的三审,杨清止注定会死罪难逃。
“这些账目总算能够与肃亲王的罪行对上了,将肃亲王带上来,看他还有什么话可辩驳的,若无异议,今日就要按照古云国的律法,斩立决!”
等杨清止被人带上时,太学儒生们忽然涌入,他们联名上奏保举了人证。
最后居然惊动了皇帝。
以至于混乱的现场总算静了下来,皇帝抬手示意,“既然有人证,那便请上来吧,朕不会枉顾太学的意愿。”
当诉我诶的人证千呼万唤始出来,众人嗟叹!
高居旁听席上的皇帝也没想到太学儒生保举的人证居然是个平民百姓,还是个女子。
反倒是太子南肃辙脊背发凉,他撑起手臂,几不可闻地说道:“林知渝!?”
没错,作为太学联名册上保举的人证,林知渝的身份很微妙。
杨念北这个小少爷子在开春时成功考入了太学,而他作为杨府仅存的小少爷,将林知渝传奇的经历告知了太学儒生。
也是这一次,林知渝生平做了最错误的选择,扭转了杨念北的三观。
她以为借助太学连名册的机会,可以顺利救出杨清止。
但是也让杨念北看清楚了真相,知道杨清止的身世。
此时跪在地上的杨清止手脚都带着枷锁。
他看到林知渝的那一刻喉间滑动,像是堵着一团棉花,千言万语都只能用眼神来传达。
林知渝一声白色的裙衫,无视了杨清止的目光,在下跪行礼之后,将双手捧着的布包牢牢扣住。
“肃亲王一案,三法司会审,大理寺与督察院督办。”林知渝目光沉沉,“方才堂上所说的账目是真是假?小女不才,前几日在雨中救了个短腿的可怜人,他身中剧毒,我将人捡了回去,给他吃饱穿暖,过了几天舒坦日子。在他临死前求我做一件事!”
议论声哄然而起,隔着木栏杆的百姓们都对林知渝指指点点,觉得她这番话和暗自没有什么关系。
林知渝却不以为意,她将捧着的布包打开,将里面的十几个账本昭告天下。
刹那间,身着官服的人都神色巨变,甚至包括太子和皇帝都有些震惊。
“这……”
这不是本该销毁的账本吗?
南肃辙记得他让皇姐亲自将这些旧账烧成一捧灰烬的……
莫非是……
一个荒唐的念头闪过,南肃辙靠坐在椅子上,三魂六魄都被人打散了。
“这些账本是那可怜人临死前要保护的东西,他说很多兄弟为此付出了代价,希望我能帮忙公之于众。”林知渝再次开口,语气轻飘飘的,仿佛不知道这账本记载着什么内容似得。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本是不相信的,可按照他说的地点,我真的寻到这些账本。”
主审官冷汗如雨,频频将视线徘徊在皇帝和太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