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死也残废(1 / 2)

林知渝生病的时候,杨清止在宫中的境遇也是百般不顺。

他与永乐公主的婚期渐进,农历的八月初六正好是秋分,礼部将大婚之日定在了初九这天。

“朕今日听到不少流言蜚语,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肃王与三公主的婚姻大事,不是坊间民众的谈资。”龙椅上的皇帝敛眸,“朕再三强调过肃王的身世,为何奸佞小人还要在这上面大做文章。”

一时之间金銮殿万籁俱静,朝臣都垂眸不语。

这杨清止封王之后,对他身份一知半解的言官武将都颇有微词,碍于皇命而不得不偃旗息鼓。

可七夕过后,不知是谁放出的风声,将前朝往事重提,自然牵涉到杨清止的话题。与皇帝颁布的旨意不同,杨清止并非是流落民间,被皇帝寻得。而是前太子献王的余党以命相互,在世仇怨恨的滋养下成长,抱着复仇心愿有意接触了皇族。

这可是欺君之罪,孰轻孰重,不用朝臣来辩了!

谁也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大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有了今日朝臣的谏言,拐弯抹角的提醒皇帝陛下莫要养虎为患。

所谓的‘虎’自然是指杨清止。

然而,皇帝的态度让文武百官寒了心。

出于民间的皇族血脉真的能这般确认不成?这肃王的身世难道全凭皇帝陛下的一张嘴不成?

因近日朝堂的冷肃氛围,导致下朝之后,太学的儒生们都在养心殿外的门庭上跪求皇帝彻查肃王身世。

一时之间,杨清止成为了众矢之的。

“你还真是沉得住气啊!”永乐公主揉了揉眉心,“这局势乱成这般,偏在你与我的婚期将近的日子发生这般事情,看来是有人拐弯抹角的想要阻止这场婚事。”

她不动声色的看向杨清止。

尽管她也与这个喜怒无常的肃王有一起长大的情分,可她与楚琉璃不同,她是公主,又是长姐。

更何况在前朝太子献王死后,她与杨清止之间有十几年的鸿沟。故而也琢磨不清楚他的性子究竟反常到了何种地步。

“公主这是替我着急吗?”杨清止反问了一句,“若是公主知晓睡在背后动手脚,不如直接告诉我好了,也省得这般浪费时间。”

“你最近气色很差,连带着脑子也不好使了吗?我不是替你着急,是替我自己着急。”永乐公主将茶盏的盖子‘叮’的一声落下,“被人束缚软禁的滋味你比我清楚,可你不像我这般被变相的软禁了十几年,我想要自由自在的活着,不愿意做公主府里的金丝雀。”

她说完又叹了一口气,“这件事情影响很大,当初丽妃娘娘用婚事拿捏你和我,她一手促成此事。操控留言的人必定不会是她,尽管我不愿意怀疑太子,可不得不承认太子殿下的嫌疑最大。”

杨清止起初还有点费解,南肃辙作为太子,他对林知渝的感情不是假的,借赐婚一事来中伤林知渝和杨清止的感情,正巧四合院的丧事间接性的让两人濒临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