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送还经书(中)(1 / 2)

大道行踪 木不材 1642 字 2020-09-17

东方贺心里有些不悦却面不更色,道:“那么令尊师差小道友来有何事啊?”

对于九云山众弟子的反应白小天早有心里准备,也就不再那么紧张,因为这其中的原由师父都讲过,师弟胡开也说过,此时倒比刚进门时放松了许多。见东方贺仍是满脸笑意却有些意外,于是平静了一下,道:

“师父要弟子与东方先生前辈单独说。”

“不知道术怎么样?架子倒不小,你还想将我等赶出去吗?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能当众直说?”周紫云道。

“你师父怎么没亲自来啊?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不敢来啊?”程彩云强忍着怒气道。

“不得无礼,这是待客的样子吗?小道友你说就是,这里没外人。”东方贺道。

“我想知道,那日与你师父一同来的是哪位高人?”何生云问道。

“岂有此理,你们今日怎么了?”东方贺有些生气地道。

事到如此白小天虽然心里打鼓却还是冷静下来,道:“东方前辈,这件事也正是晚辈要说的事。”

东方贺看了看白小天微笑道:“原来如此,那就先说说这件事,事情说开了,化解了误会,大家才好做朋友嘛。”

白小天道:“当年师父他老人家无意中得了部经书,叫做《通玄道德真经》……”

“无意中得到?只怕手段有些不光彩吧?”程彩云讥讽道。

东方贺看着程彩云道:“彩云,怎么回事?”

“师父……呜呜呜”程彩云竟无法自己哭出声来。

“前辈,请不要责备程师姐。晚辈听说白师兄遇害也是非常痛恨做此恶事的贼人。”

“唉,这也是观中的不幸吧。”东方贺叹了口气转开话道:“那么令尊师没说是怎么得到的真经吗?”

“据恩师说他早年间来九云山养伤,有一日来了位世外的高人,叫无忧真人,当时与前辈您讲了三天三夜的道,所讲就是这部《通玄道德真经》。不知晚辈说的对是不对?”

东方贺一听到“无忧真人”四字,心里顿时一动:难道有人知道无忧真人的下落?

东方贺眯起眼睛似是想起了许久的往事,轻声道:“不错,没想到除了贫道之外还有人听见了无忧前辈的真经。”

众弟子一听也是吃惊非小:难道本派立门的功法还有他人知晓?

白小天继续道:“无忧前辈讲完道后便飘然而去,恩师趁机将真经录了下来。可毕竟无忧前辈讲的太多,其中误记,漏记再所难免。后来恩师在练功时发现许多地方都讲不通,便不敢再练下去。恩师知道无忧前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高人,找也未必能找得到,于是便想先找到当年同听真经之人,就是前辈您。可恩师来到此山时前辈您却不在山上,接晚辈师父上山的正是白兴云师兄。恩师说明来意,白师兄当时也很为难,后来恩师提出互换经书,白师兄便答应了,之后恩师便回山了。至于后来贵观发生的事,恩师当时确实不知。晚辈恩师是位苦修之士,从不轻易下山,以至白师兄的事还是后来听同道中人说起才知道的。”

听完白小天的讲述后,九云山的众弟子仍是将信将疑,可看面前的这位小道友又不像是在说谎。一时间众人都沉默起来,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又想起了师兄弟几人一起论道练功的日子,无数往事如在眼前,只有程彩云却仍在轻泣着。

九云观的大殿中一时静默了下来。

“请问白道友,令尊师是听哪位同道说的?可否告知在下?”韩飞云道。

白小天听到此话心里一沉,道:“是师父的一位朋友告知的。”

张凌云道:“白道友,恕我直言,你说的这些怎么能让人相信呢?这毕竟是你的一面之词。”

“在下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谎话。至于能不能让人信服,在下实是没有想过。在下只知恩师蒙了不白之冤,恩师又不愿与人分辩,做弟子的也只有代恩师说了,以免大家误会铸成大错。”白小天郑重地道。

白小天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竟将说话的声音提高许多。

“那么从令尊师洞中找出来作案时所穿的黑衣又当如何解释?”

韩飞云慢慢地道。

“这个……这个恩师没说,在下也实是不知。”白小天想了想又道:“在下随师父修行十几年,从未离开过山洞,也从未见过有什么人进过时师父的山洞。不知这话从何说起?”

“你不会说谎,难道我九云山的人会说谎?便是在下在你师父洞中搜出你师父作案时穿的衣服。”何生云道。

白小天见人家拿出证据来,而自己师父却说这事不是他干的,自己与师父修行多年自然知道师父是什么人,如今百口莫辩,便沉默不语了。

过了一会儿,韩飞云道:

“白道友说是与令尊师在无名山修行,这无名山,不知在何处,是何山?是原本就是叫无名山还是另有其名?”

白小天道:“无名山便是一座极小的山,在下去时便无名,就连在下师父也不知道此山叫什么名字。”

“原来如此,那么白道友可听令尊师说过翠竹山滴水洞?”韩飞云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