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又称为:八部众、蠪神八部。
以大鴈为信使。
释迦升坛对诸菩萨、比丘说法,忒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
八部天龙,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伏罗迦。
迦楼罗,又称天龙吐蕃,驻扎羽纛于祁连山南麓。
天龙吐蕃,是以祁连山阳妃谷为主的八个山谷寨落,同气连枝、啸聚山林而得名。
《吐蕃秘史》云:
“八谷吐蕃,乃分布于祁连山、参合山的八大聚落,啸聚八大洪荒峡谷。
“这八大山谷,分别是:阳妃谷、洪元谷、浩門谷、庄浪谷、东河谷、西河谷、鴈唳谷、骎禾谷。”
公孙茂,正是出身于八谷吐蕃之首的迦楼罗部落,乃八大峡谷之一,浩門谷寨落的鹤族子弟。其中大多凉州人氏,乃陇西军后裔。
迦楼罗乃太墟金翅鸟,栖息在冈底斯山穹庐辐射的四洲。
银河之外,仙女系星河中,飘浮着四洲,一东胜神洲、二南赡部洲、三西牛贺洲、四北俱卢洲。
乃金翅鸟的故乡。
二人枯坐于云杉岩下,穿越天帷,洞见景云纪末叶的风俗画卷。
“你是恐热的血刀門弟子?”羿晃随口询问。
“莫庐赞普乃八部共主,不过……”公孙茂欲言又止。
羿晃默然、袖手静观。
“我九岁那年,有缘朝拜莫庐赞普,于虎窟寺亲炙莫庐山大梵天王恐热的摩顶加福,莫庐赞普遥指天垠盘旋的喜马拉雅兀鷲,点化顽童,我这才一路向南追随兀鹫之引,来到希夏邦馬峰,辗转数月才得以遇见恩师骊伯,乃是雪山东麓的牧监长老。”公孙茂追忆流年。
“妙哉!这骊伯乃何方神圣?”羿晃低首请教。
“我家恩师乃帝国守藏氏世家,据说太乙天尊跨青牛出函谷关之后,爬上遥远的世界屋脊,遂衍苗胤于象雄、吐蕃、不丹等蛮荒之地。骊伯,乃守藏氏第十三代苗胤。”公孙茂侃侃而谈。
“妙哉!原来你是守藏閣的弟子,不过……”羿晃欲言又止、蹙眉沉吟。
“为什么我的身法乃是青城派的武学。”公孙茂快人快语。
“嘿嘿,正当请教也!”羿晃言道。
“公子有所不知,凡守藏閣门下的弟子,皆不传武技,惟修习心法而已,后来师父命我前往蜀山修业,这才随缘应接、参证武术。”公孙茂拨云相见。
“蜀山,素有独步宇内的上乘典术,以邛崃、峨眉、青城为三大洞天仙境,世人皆称:‘青城天下幽。’这青城武学,果然是博大精深矫若惊龙。”羿晃衷心赞叹。
行到水穷潴,坐看云飞扬。
二人浮云闲话,消磨无涯之光阴也。
那知倏然间,耳畔呼吸滞重、魔汐激荡,公孙茂摇摇欲坠之际,脸色苍白阴翳。
羿晃忙自从袖袋之中取出三根银针,徐徐插在公孙茂的头顶,这正是修真术士的炼魄法门,降服心魔,召唤丹府元神尽快归位。
公孙茂仆地筛糠一般、半晌未止,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瓷瓶,喘息道:“把瓶中的蜂……蜂蜜……洒一点在我身上。”
羿晃取过数寸大的瓷瓶,开塞、拈蜜、弹指,一气呵成地把蜂蜜拂在公孙茂身上。
少顷,耳畔响起玉峰嗡嗡声,它们鱼贯而来,纷纷扎在公孙茂纤藴的腰背间,蚁附蚀魂。
待到一炷香工夫,公孙茂脸色恢复了红润,起身叱咤数声,蟠蛰玉峰这才纷纭而去,刹那间栖身在冰川深处。
这玉峰和中土虎头蜂迥异,在于其蜂针蜇人之后,只要潜伏于冰川裂隙下的蜂巢一个月,就可以重新长出蜂针,沐雪重生。
“你还,还好么?”羿晃探问道。
“不妨,只是阴毒纠缠、旷日持久矣!”公孙茂深受其苦,无奈叹道。
“当设法化解才是正道呃,你的魔,躲是躲不掉的,何不迎刃而上来个了断!”羿晃知道修真之旅,真的是华山一条道,最忌讳的就是心有罣碍或首鼠两端。
“道兄有所不知,这是鄙人的天生孽缘,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公孙茂言道。
“诶……”羿晃一声长叹,其实,只要生而为人,谁不是与魔共舞、六道尘灰。
当下二人联袂结印于堂门廊下,打坐拈咒之际、穿越一汐的寒凉,守望翌日初升的曦阳。
“正所谓,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小道意欲西行,今朝忒与羿兄别过,天高水长后会有期也!”公孙茂言罢飘然而去。
从此不知所踪、音讯全无,待到今夕重逢、月华如水,眨眼间已然三十年光阴过隙,二人相顾沧茫,啜饮一盏清茶、浅叙淡泊飘渺。
太虚历,帝国千鹤纪,鹤族迎来了新朝羿皇,可是在煙客看来,剱履上朝,长揖不必跪拜。
“适才先生在帐外所吟的诗句,应是谭峭的七言小占罢?”羿晃言归正传。
“谭峭,乃陇西军银青将军谭磾的后人,稍长便流落牧羊,幸得莫庐赞普支助才得以入学红衣喇嘛庙,后来投身于莫庐大雪山的虎窟寺,成为血刀門的关门弟子。”公孙茂检索人物轨迹,甚是湮通。
“厉害,这血刀門的刀法,矫夭决幻、鬼神莫测,却莫知源于何处?”羿晃偏要追本溯源、穷究这云中节度使,谭峭,一把妖刀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