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腊月,昨儿个刚下过了雪,正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天气。
柳青萍进宫已经差不多有一个月了。
在大理寺那日,她虽然拒绝了李副将和高皎的帮助。但李副将来的时候,是准备先将她劫出地牢,将外面的人都放倒了。
至于那块免死金牌,是柳青萍在三司会审前亲手交给杨铉的。
万万没想到,高皎先他一步赶到。柳青萍最后将他们赶出去,她既不想连累杨氏满门,也不想做新党的傀儡。
柳青萍就这样举着免死金牌,一路畅通无阻地出了大牢。
后果就是,凭借着免死金牌,她确实捡回了一条命。不过,圣人不放心继续放任她待在民间。
再有吴昭仪在一旁吹枕头风,她匆匆安排好翠娘和柳府上下,就进了宫。
确切地说,是来到了掖庭。
“张嬷嬷,你看,蕊姑姑年纪大了,做不得这么多活。您看……”柳青萍向四周看了一眼,见四下无人,偷偷塞了几个碎银子给张嬷嬷。
张嬷嬷拿眼角一撇,抿着嘴,不情不愿地将银子收拢在袖子里。
“我可告诉你啊,每个屋的活都是有定数的。她少干,你就得多干。”张嬷嬷收了钱财,也不再盯着她们,自去茶水间喝茶了。
蕊姑姑余光瞟了一眼张嬷嬷的背影,一改方才一脸痴愚。
她长满老茧的手,握住柳青萍青葱嫩芽的指尖。
可惜两人在天寒地冻里刷便桶,脏臭难闻不说,手冻得跟冰块一样,谁都不能暖谁的。
“傻孩子,姑姑没事。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你不用为我出头。”蕊姑姑满头华发,却梳得整整齐齐。洗的发白的粗布衣衫,一丝褶皱都没有。
“没事儿,我年轻力气大。这点活一会儿就做完了。姑姑冻疮犯了,歇一歇吧。”
柳青萍拿起手中的刷子,默默地继续干活。
如果是早几年的她,断不会无缘无故帮一个陌生人。
但经历过一些事之后,愈发知道温情不易得。
况且蕊姑姑不一样,她在这样的环境生活数十年,还能秉持本心,温和宽厚,敢于释放自己的善意。
这是柳青萍自愧不如的。
蕊姑姑虽是古稀年纪,心性却时常如孩童一般。
她偷偷掀开衣袖一角:“你看,小阿星偷偷给我送的棉絮,很暖和呢。”
虽然天气严寒,但她满是褶皱的脸上流动温暖的神色。
蕊姑姑嘴里的小阿星是姜鸿,姜鸿虽然进宫多年,却一直保持着进宫前柳三娘取得小名。
柳青萍刚从监牢里出来时,因在大牢里受了凉,又强撑着安排好柳府上下,就急匆匆进了宫。
她被发配到掖庭的第一天就发了风寒,姜鸿来看过一趟,又央求代王请了御医进来开了药,还嘱咐了蕊姑姑代为照看。
柳青萍自诩身子骨结实,从来没生过什么病,这一场风寒来势汹汹。若是没有蕊姑姑他们,自己恐怕早就被当做发瘟的病人扔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