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序曲(2 / 2)

长安浮沉录 铜豌豆 1016 字 2020-09-11

曲江池位于长安城东南角,是长安城的边缘地带。脱离了长安城管辖范围,就如鱼入海,再难寻到踪迹了。

这股势力,悄然无声地潜入长安城,又不声不响地离开。长安城普通百姓们,并不知道,他们一来一回间,掀起了了怎样的风暴。

如今整个长安城都忙着议论这场婚礼。

今日是清河崔氏和弘农杨氏大喜的日子。两家甲地豪族门当户对,一场婚礼办得声势浩大。

杨家一百二十台的嫁妆,怕是够得上市井百姓津津乐道一段时间了。

崔四是清河崔氏的管家,在府上也有将近三十年了。不说是手眼通天,倒也算人情世故娴熟。如此盛大的婚事,也没见他多慌乱。

婚礼当天的规矩,男方必须以粟米三升填石臼,以一张席子盖住井口,以枲麻三斤塞上窗户,以箭三支放在新房门口。他正操持着,指挥着下面的人,布置扫洒。

“崔四,我二叔可说几时到家?”

崔四回头一看,这不是今天的新郎官吗:“哎呦喂,我的崔六郎君,刚才老夫人还火急火燎地派人来找你呢。您现在的头等大事是要将新娘子迎回来,都这会儿了,怎的还在此处晃荡。”

府上的一些家生子,做了管事后,自觉是功臣与主家亲近,在一些粗使长随面前,就更喜欢插科打诨两句,彰显自己在主家跟前的脸面。

崔缇不太喜欢崔四,崔家家风本应端肃规整。

崔四最擅察言观色,瞧着崔缇脸色不对,立刻规整起来,恭恭敬敬答道:“回六郎君的话,咱家二爷还在路上呢。”

下人是最擅长见风使舵的,一个大家族里哪个主子昌隆,端看下人的态度就知道。

崔家的二爷,也就是崔缇的二叔。早年也是如日中天过一段时日的。不过十数年前被贬惠州,如今远离权力中心。江山代有才人出,恐怕再起复是有困难了。

这不,一旦失势,这群下人就懒怠起来。今天是清河崔氏嫡长孙的婚事,谁在乎一个远贬惠州的糟老头子何时回来。要知道,这位爷年轻的时候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之前还闹着要娶个乐伎过门,当初离开长安的时候跟府上也闹得很不愉快。

大家忙的脚不沾地,连老太爷老太太都没问,没人有空去三番五次打探他走到哪里了,总之人回来了就行。

崔缇是知道这些下人的小九九的:“你打发人去问问,看丑时之前能不能到。”

崔四眼睛一转,想起这位崔六郎君小的时候,由于父亲去蜀地任职,曾在二爷膝下承欢好些日子,想来还是有几分孺慕之情,看这位叔父能否在婚礼吉时赶过来。

他不敢马虎,赶忙应了,当即就吩咐人拍马去探,还承诺一有消息就告知郎君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