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晚宴在继续进行,每张桌子上都传来主宾融洽的交流声……
德国陆军少将鲍尔肖克跟国强交流完之后,又走向了首席的蒋介石:“蒋主席,据可靠消息,贵国已经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请问,如果日军在满洲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贵国真的要执行‘绝对不抵抗’的政策吗?”鲍尔将军没有询问蒋介石做了那些抵御日军的准备,而是直接问到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可谓一针见血、一举两得了!
国强心里一紧,支起了耳朵:是啊,这是历史上最让国强心痛的事情。不过,国强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历史轨迹,国军在“九一八”事变、“沈阳事变”中获得了胜利,这一连串的胜利会不会给蒋介石的观念带来一些改变?恐怕危险……
“哈哈哈……鲍尔将军,你说的毕竟是如果嘛!”蒋介石笑着说,“日本在满洲的侵略行为,已经受到国联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可见战争行为是不得人心的!我觉得:现在,日本增兵满洲,只是想向我施加压力,希望在谈判中夺回他们在南满的各项权益!为了和平,我们已经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小鬼子没有理由不满意!”
“蒋主席,请直接回答我:如果日军在满洲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你们真的要执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吗?”鲍尔将军咄咄逼人地追问。
蒋介石尴尬地笑了笑说:“鲍尔将军,不可否认,如果日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势必长驱直入,占领我大片的国土!刚才,犬子已经分析了:即使中国军队全力抵抗,也一样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因此,与其那样遭受巨大的损失,倒不如避其锋芒,保存实力,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换胜利……”
国强忽然打了个冷战:不好!如果日军在我离开沈阳的这段时间里,大举进攻,陈诚执行蒋介石的“绝对不抵抗政策”,独立一师非出大事不可!
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猛虎小队、猛虎团把陈诚关押起来,由黄小琳、林一凡、张法仁组成综合指挥部,指挥独立一师抵抗日军的侵略;不过,如果东北军张学良各部也执行蒋介石的“绝对不抵抗政策”,独立一师孤掌难鸣,势必会遭到建立以来的最大损失……二、陈诚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把黄小琳和各旅、各团的主要军官集中起来,由亲信严密看押,然后率领独立一师主力部队乘车快速撤离沈阳,甚至撤进关内。这就是翻版的“九一八事变”,结果必然是用不多长时间,东三省就会完全落入日本人之手!
怎么办?怎么办?沈阳有全国最大的兵工厂,东三省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各种各样的企业,这时的工农业生产总值绝对占据了全国的一半以上!这片国土无论如何也不能交给小日本!国强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返回中国、返回沈阳,他后悔来德国了,这样的访问仪式参加不参加有什么意思呢!
大厅里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蒋主席说的有道理!”
“哼——贪生怕死,懦弱无能!”
“敌人把刀放到你的脖子上了,还要绝对不抵抗?”
“你傻啊你?”
……
不过,蒋介石听不懂,只是一味地微笑着;国强虽然听不懂,但身旁的唐丽君给他翻译了一下,却能听出个大概:德国人还是好战的,对绝对不抵抗政策支持的不多。
蒋介石看看大厅里的议论告了一段落,才继续说:“日军一旦向我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我们就会立刻向国联控诉日本的侵略行为,争取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们的同情和支持!我相信,在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胜利最后还是属于我们的!”
“在战争中,国民经济是最关键的因素!”德国总统兴登堡元帅说,“相信蒋主席也不想执行这种‘绝对不抵抗’政策。由于中国的国民经济非常落后,他也是不得不执行这一政策……”
“是啊!”蒋介石说,“总统所言极是!很惭愧,我们中国的经济确实非常落后,落后到什么程度呢?我举一个例子各位就明白了:中国不但制造不出飞机、坦克、大炮,就连起码的步枪也造不出来,不但没有造枪的技术,甚至连造枪、造子弹的金属也冶炼不出来!部队没有枪,没有子弹,更严重缺乏系统的训练,我怎么能让这样的一群乌合之众去打仗?让士兵们拿着大刀长矛跟日军的现代化陆军战斗吗?!绝对不抵抗政策,绝不是投降卖国,而是暂时的不得不执行的一种策略方针!”
大厅里,安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老蒋说的也是事实,“绝对不抵抗政策”虽然有他“攘外必先安内”的私心,但也有他说不出的苦衷!是啊,谁想放弃自己的国土?谁想让人们骂做贪生怕死的卖国贼?“绝对不抵抗”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