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原来如此!天意!天意!”数百里之外的梁山之巅,凌萧真人看着西边陨落的星辰,一声长叹,口中吟道:“昴宿值日有灾殃,凶多吉少不寻常,一切兴工多不利,朝朝日日有瘟伤!”
原来,传说覃佳耀是二十八宿中的昴星转世,昴宿属西方白虎七星之一,奉弥勒佛祖法旨,与其他数位星宿专为惩戒皇帝不敬佛祖而下凡,数十年前,乾隆皇帝一言不慎,为大清江山惹下了一场无妄之灾。
乾隆二十二年,皇帝二次巡游江南,在一座寺庙游览,偶尔看见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哞、吽”便随口念了出来,身边一名学士却突然一笑,乾隆眉头微皱,学士赶紧请罪说道:“微臣绝非对皇上不敬,乃是想起这六字真言在京城士子中另有读法,忍不住失态,皇上恕罪!”
“哦?那该怎么念?”皇帝不解问道。
“那是些敬奉三清的人,把六字真言故意念成了‘我把你们来哄’借此贬低佛门。”
“哈哈哈……亏他们想得出来,不过也确实有趣!”乾隆爷不禁大笑。
哪知道这君臣的戏说之言,却被弥勒佛祖听到,不禁大怒:“如此胡言乱语,若是不加惩戒,日后还有谁敬我佛门?”于是便法谕数位星宿下凡,制造了乾隆末年嘉庆初年这一场浩劫。此中真假,葫芦生无法考证,虽然说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但窃以为在寺庙道观等庄严之地,即便不进香叩拜,也需心存敬畏,决不可嬉戏打闹,更不能口出污言秽语,
以免惹祸上身。此是题外之言,
林之华张正潮与一干头领埋骨花子洞中,关隘哨卡群龙无首,营盘岭被官军攻破,覃佳耀与张大贵苦苦支撑,整夜激战全军覆没,最终与剩下的数名兄弟宁死不降,一同跳下了绝壁。覃声鸾却因去克蚂洞中与冯秋云相会,阴差阳错逃过了这一劫。
当日元宵节傍晚,营盘岭大营酒宴之上,覃声鸾早已心不在焉。今日十五月圆,是与冯秋云克蚂洞相会的日子,尽管年前冬月、腊月两次去克蚂洞,都未能等到冯秋云赴约,但心道冯秋云大半年没等到自己,依然每月去克蚂洞,自己才空等了两次,实在算不得什么。况且,冯秋云父兄新丧,对自己多有怨恨亦是常情,今日是新年第一个月圆,说不定秋云回转心意前来,也未可知。
覃声鸾内外兼修,一身功夫已入化境,向腊生这几年也得窥门径,修为大进,两人踏雪疾驰,向腊生稍有不及,覃声鸾便拉扯一把,不大功夫,到得克蚂洞前。
向腊生在怀中掏出火折子和蜡烛,点亮后递给覃声鸾,在洞口捡了一把枯枝烂木,随覃声鸾一齐进洞。几处蝙蝠被惊动,有的飞往洞外,有的飞往洞穴更深处,一阵凄戾尖叫与扑哧扑哧声后,洞中出奇安静,只有远处倒垂着的钟乳石沁水跌落声,滴答滴答格外清脆。
洞中显然没有他人。向腊生接过蜡烛,将枯草树枝堆在地上引燃,再把蜡烛揣入怀中,又四处找来一堆散落的朽木树根,将个洞厅照得透亮。
覃声鸾见洞中无人,便又度回洞口。外面又飘起了雪花,努力眺望,目光难于视远,只能见到微微月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映照得远近山川与灰蒙蒙的天空相接,一团朦胧混沌,若不是偶尔露出悬崖青色或树冠下的褐色,根本分不出哪是天哪是地。
也不知今晚秋云会不会来,覃声鸾心中十分纠结,相别数月自是盼着今日能够相见,但这山高路险积雪深深,又宁愿秋云今夜不来。就在这心上心下中,不知不觉站了半个多时辰。
向腊生再次过来说道:“外面天气寒冷,洞中火塘里已加足柴火,公子连日辛苦劳顿,还是去洞里暖和暖和吧,腊生替你在洞口候着就是。”覃声鸾跺跺脚,有些麻木僵硬,又觉一丝困倦袭来,便道声“有劳”回到洞中。
洞中篝火正旺,红色火光照在洞厅或倒悬、或伫立、或躺卧、或依附在洞壁的钟乳石上,光怪陆离五彩斑斓,如置身水晶宫一般。洞厅侧面一处光洁的石壁,火光中像一幅画卷,画中山川河流若隐若现,天色空濛,大地一片银色。
覃声鸾惊奇不已,信步走到石壁前,却见里面站着个白胡子老汉儿,笑吟吟的向自己频频招手:“来来来,覃大都督,去看看你的营盘岭如何?”
不由自主把手往石壁上一按,那石壁竟若无物,身子往前一倾,覃声鸾毫无防备,一下跌进了石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