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0七章 恭喜赵大人(1 / 2)

夷水悲歌 葫芦生 1534 字 2020-03-19

“呵呵,擅自出兵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剿匪成功则罢,若是万一有个闪失,吃力不讨好倒是小事,恐怕免不了撤职查办甚至牢狱之灾!”钱万通慢条斯理说道:“倒不如你我二人,各自将匪患情形夸大数倍禀告上峰,以引起施南府重视,施南府与千总大人商议时,定能增派力量参与剿匪。同时,兄弟我将极力向上峰举荐,赵兄赵大人乃是文武全才,又对地方山川河流乱熟于心,堪当此次围剿之重任。届时,赵兄统帅千军万马踏平官店口,岂不是易如反掌?”

说到这里,钱万通左右看看,突然诡异一笑,再说道:“至于功劳大小,还不是依你我上报杀敌人数而定?如此一来,赵兄与教匪鏖战官店口,大获全胜的不世奇功,焉能不被朝中赏识?即便是你那被杀的侄儿,也可在捷报中浓墨重彩添上一笔,落得个封妻荫子的结果,不是也能告慰亲人?”

钱万通心里盘算,那官店口多是高山峻岭,易守难攻,自己只要守住景阳关口,教乱便不会波及建始,自己何必冒险去官店口剿什么匪。因此,即便是上峰有令,也甘愿由知县赵源生来领头,把总署出兵协助就是。

赵源生以为钱万通真有什么妙计良策,原来是这一套欺上瞒下的伎俩,不过是不敢担当责任,更不想以身涉险的托词。既然话已说到这个份儿上,即便心中不齿,也只好说了几句客套话,便起身告辞。

钱万所通极力挽留:“赵兄难得来兄弟这里一趟,后厨已备下酒菜,无论怎样,也要吃过饭才能回去。”

赵源生心急如焚,哪有心思吃饭喝酒,只推说是有要事处理急着回去。

回到县衙,急招师爷,起草匪患呈文,说白莲教匪千余人马,啸聚官店口,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已有黄姓一族,惨遭灭门云云,急请施南府定夺。公文写就,亲自校验几次无误,用过官印封上火漆,连夜差人快马急送施南府。

一晃过了半月有余,施南府衙毫无音讯。

这期间,捕头晏升已将衙役全部收拢,即如各地税课司协理处办差的一概回城。建始县衙壮班、皂隶、马快三班衙役,定员五十多名,此为正身,乃是在册领取官饷吃皇粮的人,正身之外又有副役、白役,乃是编外人员,倒有正身几倍。副役、白役大多为市面上游手好闲之人,与衙门有些瓜葛,便跟随正身狐假虎威,混些吃喝捞些外快银钱。有些消息灵通的副役、白役,知道这次集合后要去官店口剿匪,吓得早些开溜了,等到收拢集合后,还有想跑的,已经无法脱身。虽然逃走了一些,晏升收拢正身、副役、白役,也有一百五六十名。

此外,城里城外富商、财主、地主大户,为防抢犯,护卫乡邻街坊,大都向县衙申报,获准组织乡勇开办团练,少的七八上十人,多者三五十人,全县算下来就有近千余人。县衙派人在县城邺州及附近乡里,联络了一二十大户,下令即刻抓紧训练,并允许

扩充人员,准备一同参与剿匪。

那些财主大户,久闻白莲军杀富济贫,又听到官店口黄家惨遭灭门的消息,早就吓得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此番县衙命令同心协力剿灭剿匪,算是在绝望看到了一丝希望,无不心中感激涕零,与自身性命攸关,哪个不愿全力以赴?不到十天,就凑足了五百人,随时听令出发。

赵源生眼巴巴盼着,直到一个月后,突然接到施南府传来文书。

根据府衙文书所令,由知县赵源生就地征调团练乡勇,建始、巴东野三关两处把总,亲率所属绿营兵勇,一并组成剿匪大军,由赵源生统一指挥,剿灭官店口白莲教匪。

难怪过了这么久,施南府文书才到。建始县衙及把总署所报的匪情,都是严重无比,人数是建始现有官兵数倍,轻易出兵毫无胜算,而施南府地界,恩施、宣恩、利川、来凤教乱四起,处处危急,哪里还能抽调得出人马增援建始。

施南千总久闻野三关把总谭飞龙勇猛异常,有万夫不当之勇,又恰逢野三关目前暂无教乱,找好可以协助建始剿匪。但野三关地属巴东县,巴东县又归宜昌府所辖,施南府自然无权调动野三关绿营。施南府衙与千总衙门商议后,立即联名六百里加急报请湖北巡抚惠龄,就近调派野三关绿营把总谭飞龙,率旗下兵勇开赴建始,暂由知县赵源生节制。

至于两处把总均由赵源生统一指挥,是不是钱万通力荐所至,就不得而知了。

赵源生接到施南府令心中大喜,终于能够一展平生所学,报效朝廷造福乡邻,也能替侄儿赵传宗报仇雪恨。

正要换上官服亲自前去把总署商议,门外衙役高声禀报:“把总署钱万通钱大人到。”

赵知县一连声“快请快请”,亲自迎出衙门将钱万通接到后堂。

“赵兄赵大人,您是手眼通天啊,连湖北巡抚衙门都惊动了,这一番上峰下令,不仅是我建始把总署要协助你剿匪,就是野三关绿营也受你节制呢!”钱万通还没落座,就满面笑容向赵源生道贺:“恭喜恭喜,赵兄建功立业指日可待,到那论功行赏之时,赵兄还要多多提携小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