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黄死王生(2 / 2)

夷水悲歌 葫芦生 1053 字 2020-03-19

原来在来时路上,趁着没有他人,那两名当地教勇就暗中议论过,一个说“前面就是王家坦了,那是黄七哥夫人的娘家,不知头领会怎样对待?”另一个说:“他们姓王本是无事,只要不自己说出与黄家的关系就好,想想黄七哥夫妻惨死,实在不忍心王家受到牵连!听天由命吧,我们不多言就是!”

刚刚那名教勇差点就要冒出什么话来,幸好同伴暗中提醒,才赶紧住嘴,这一念之间,王家逃过一劫,也为黄七哥留下了一脉香火,算是行善积德。

自此以后,黄义黄梅兄妹就改为王姓,在舅舅家避祸。几年凭田契地契收回土地,在石斗坪再建宅院,一乃感念舅舅维护之恩,二乃惧怕白莲教残余骚扰,至死前都不曾归宗。只是数十年后临终才嘱咐儿孙,在墓碑上刻下自己黄氏本性。黄义一脉后人,始终守着当年规矩,生前姓王,死后姓黄,即所谓的“黄死王生”。黄梅后人日后自从夫姓,不提。

记得几年前佘老汉儿自石斗坪黯然离去时,口中念出一偈:“纸人纸马,只为报恩,天命难违,黄死王生。”不知说的是一旦大祸来临,姓王可以生姓黄只能死,还是义娃儿一支生前姓王死后姓黄,葫芦生思之再三不得要领,读者见仁见智。这是题外话。

武魁将寻仇队伍安排出去,转身对那衙役喝道:“今儿且饶你一命,回去告诉赵知县

,他侄儿是我武魁杀的,他要报仇只管来官店口,不来报仇就老老实实在县城待着,不日我将亲自上门,取他狗命。”

那衙役赶紧磕头:“谢大人不杀之恩!”顾不得腿伤,稻场前找根枯树桠子做拐杖,一瘸一瘸逃命去了。

当晚,武魁亲自带人,去前山口悬崖下寻找董天神尸体,抬回黄家宅院。

山里人有个习惯,人到中年后只要稍微有些财力,就开始留意山上笔直粗壮的木材,适时砍伐回家阴干,请人在家做成棺材,俗称寿木。那寿木一般为十六根圆木镶成,叫十六个头,做好后先用桐油石膏调和打底,刮上生漆,待生漆自然干燥后打磨平整,再刮第二道漆,如此反复,最多的刮到五次。一付寿木置办好,前后耗时数年。只要人不去世,每间隔几年又会加一次漆。成型的寿木重达千百斤,黝黑发亮可鉴人影,埋在地下千年不腐。

黄七哥夫妇也不例外,几年前就为自己准备了寿木。

现成的棺材,把董天神装殓,停放在黄家堂屋。武魁与殷正轩二人为结义兄弟守灵,又请教内师傅诵读白莲经文,顺带超度阵亡兄弟。第二日,哭拜一番,把董天神送上山葬了。

三天后,云盘岭营寨建造完工。

云盘岭乃是官店口街市的靠山,东西狭长,南侧千仞绝壁之下,便是伍家河谷,峰顶终年云盘雾绕,故此得名云盘岭。

瓦岗出征前都督曾面授机宜,嘱咐武魁可将先锋营安扎营盘岭上,又说起那花子洞,大可充作钱粮库。武魁不知都督何以安排如此详细,便亲自前去查看,不仅洞府宽阔,在叉洞深处,居然还有潺潺流水,不觉连连称奇,赶紧命钱粮官殷正轩派人把洞内清理干净,把洞外通道铺垫平整,将石斗坪和其他几个大户缴来的粮食、银钱和其他贵重物品,悉数搬进洞中保管。

扎营妥当,武魁将近日战况写就文书,又将营寨、哨卡、钱粮库位置绘成草图,派信使前往瓦岗寨呈报给覃声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