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纸人纸马(1 / 2)

夷水悲歌 葫芦生 1033 字 2020-03-19

义娃儿大起胆子凑到身前,果然听见那老汉儿肚子里有响声,便说道:“算了,赔您一顿饭就是,我屋里今儿有帮工,我妈正在弄饭,还有嘎嘎儿吃呢。”山里人把肉食叫做嘎嘎儿,嘎嘎儿稀罕,可不是天天能吃得到的。

说罢,一左一右把老头儿搀扶起来,往自家屋里走去。白胡子老汉儿口中喃喃自语“娃儿不错,必有福报,必有福报”。

到得门口,义娃儿梅娃儿扯起嗓子喊一声“妈,来客了!”王嘎姐以为真的是来了客人,赶紧从灶屋里出来,看见两个娃儿搀着个陌生老头儿,不禁一怔,问道:“您儿是?”

白胡子老头儿一脸谦恭说道:‘“小老儿姓佘,名先义,人家都喊我佘老汉儿。家里糟了灾,到鹤峰投亲戚去的。”

“哦,您儿到我家是有什么事?”王嘎姐倒也不奇怪,此时正值乾隆末年,地方连年灾荒,税赋徭役反而只增不减,民间生活甚为清苦,加上本地改土归流时日未久,官府和地方豪绅双重盘剥,逃难的,要饭的,躲避债务流浪他乡的,时有所见。

“小老儿已经好多天没吃上一顿饱饭,也是饿昏了头,错过大路,走到了这坪里,又困又饿,在水井边喝了几口凉水,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大姐能不能行行好,给小老儿一口饭吃?”佘老儿央求道。

王嘎姐心里一酸,看这老头儿一大把年纪,比自己前几年过世的爷爷年纪还大,着实可怜,一想家中有一二十个帮工,饭菜都做的差不多了,老头儿也吃不下多少,不在乎多这一口人。便顺手从堂屋里搬出一把椅子,要老头儿坐下,再去灶屋从甑子里添一碗黄澄澄的包谷饭,上面拈几筷子菜端出来,对佘老汉儿说:“您儿家将就吃点吧,我去把圈里羊子牵上山,一会儿就回来。”

也就是一袋烟功夫,王嘎姐回到家中,看见佘老汉儿坐在稻场上晒太阳,随便问了一句:“您儿吃饱了没得?”“差不多,吃了个半饱!”佘老汉儿

一本正经的答道。

王嘎姐心想,别看那老头儿走路摇摇晃晃,食量倒是不小,那么大一碗饭居然还说只吃了个半饱。嘴上不好多说,只暗地里笑笑,就了进灶屋。

“哎哟,拐哒,这可如何是好!”王嘎姐低低的一声惊呼。

只见灶屋里一个大木甑子已经底朝天,灶台上十几个菜碗比猫儿舔过的还干净。原来,王嘎姐牵羊出门以后,佘老汉儿端起碗拿起筷,几大口把碗里的饭菜吃完,又进到灶屋,一阵狼吞虎咽,竟把一二十号人的饭菜吃了个精光。

王嘎姐见状,口里连声叫苦,帮工的等会就要回来吃饭,家中虽然还有包谷,但现推磨现蒸饭怎么来得及?何况招待帮工没有几个菜,那是要被人讥笑好一阵子的!王嘎姐急得一双眼泪唰唰往下流,忍不住低声抽泣起来。

佘老汉儿在外面隐约听见抽泣声,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是怎么回事,便进门安慰王嘎姐:“莫急莫哭,帮工们吃饭的事,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