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打莲香?传说很久以前,一柳姓恶霸财主家,有个童养媳,名叫海棠,受尽折磨,恶婆婆故意用雨水淋湿的松毛,要童养媳烧火做饭,结果烧得满屋浓烟,恶婆婆怒气冲天,就地捡起吹火筒,一顿劈头盖脑,竟把童养媳活活打死。财主家为了逃避官府追究,给知县老爷不少银两贿赂,又给四周乡邻每家几个铜钱封口。乡邻们敢怒不敢言,便将竹竿镂空穿上铜钱,竹竿寓意凶器铜钱寓意贿赂,敲敲打打,含沙射影唱和,为童养媳伸冤。由于曲调婉转寓意凄美,后来,卖艺乞讨之人常常表演,以便求得观众
同情得些赏钱,叫做打莲香。
那几位姑娘边唱边跳,贯穿着铜钱的三尺竹竿,时而相互碰击,时而敲打肘膝肩腿,铜钱抖动声“唦、唦”脆响,整齐划一,口中则一唱众和:
正月里来把那龙灯耍,(柳莲花呀柳莲花呀),
二月就把风筝儿扎也,(柳哇哩格啷当海棠花)。
三月里来上山去采花,(柳莲花呀柳莲花呀)
四月里来把那龙船划,(柳哇哩格啷当海棠花)
冬月里就把大雪下呀,(柳莲花呀柳莲花呀),
腊月里就把年猪杀也,(柳哇哩格啷当海棠花)。
一段莲香唱跳之后,那老者双手抱拳做个罗圈揖:“小老儿来自宣恩,去年蝗灾田里颗粒无收,只好与这几家乡邻外出讨口饭吃。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望各位乡亲看在几个女娃儿跳得那么卖力的份上,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说罢端着铜锣,边绕场边鞠躬,有打赏的铜钱丢在锣中便是一声脆响。但一圈转下来,也只得到五六个铜钱,不禁眉头暗皱,一脸沮丧。
这时,人群背后一个摆摊的货郎起身,挤进人群到老者身前,将手中钱袋在铜锣上一抖,“哗啦啦”百十枚铜钱尽数倒进锣中。
老者慌忙抱拳深深一躬:“多谢公子慷慨解囊。敢问公子高姓大名,在下这几家老小好铭记在心,日日为公子祈福!”
那货郎伸手扶起老者,摆摆手说道:“都是遭业人,若不是万不得已,哪家父母舍得那么小的妹娃儿抛头露面受苦呢?出门在外谋生活,相互帮衬是应该的,老人家不必放在心上。”说罢,退出人群,回到货摊。
刚刚坐下,便围上来三四个痞里痞气的年轻后生,领头一人斜着眼喊道:“哟呵,哪里钻出个有钱的主?既然有钱打发叫花子,那就把这街市摆摊的月钱交了吧!”那货郎一怔,问道:“什么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