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梓君叹息一声,虽然他从一开始就清楚,赵铭道心里没有大明,他做的一切,并非是对大明的忠诚,但他还是固执的以为,大明正统仍然是魏王必须的,可现在,他似乎连这一点也不想要了。
赵铭道明白陈梓君的心思,但他不会再戳破了,而陈梓君则是拿起一封密信,递给了赵铭道说:这是来自广州城的,请您过目,是杜永合写的。
惠藩是由李成栋建立的,杜永合则是李成栋麾下第一大将,这使得他可以在李成栋死之后,迅速整合力量,与李元胤一起执掌惠藩,其中李元胤负责肇庆朝堂,而他负责统筹广东防务,二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关系一直持续到了肇庆事变。
在广州被困之后,惠藩并非没有求援,但却是以朝廷的名义,而非本藩的名义求援,就是想什么都不付出,让赵铭道出兵,保住惠藩的基业,但显然,赵铭道根本没有这个意愿,而赵铭道发兵潮州的时候,一度让惠藩高层以为,这是赵铭道援广州的策略,要两面夹击,结果赵铭道很快缩回了兵力,继续作壁上观。
赵铭道有这个实力,但惠藩没有,全藩已经被困广州城超过七个月,李元胤在肇庆没有为广州争取到一支兵马,甚至现在连朝廷都搞没了,杜永合也就失去了对朝廷的信心,转而直接与赵铭道联络。
赵铭道拆开,尚未看,就问陈梓君:陈大人,你以为杜永合会说什么。
服软,退出广州,保存实力,希望您可以接纳他。陈梓君直接说道。
赵铭道放下信说:那你认为我该不该接纳他,有时候,不理会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陈梓君当然相信这一点,尤其是对惠藩的态度上,惠藩现在坐困孤城,生死难料,而魏王一直把惠藩当成瞿式耜之外的第二大对手,对付瞿式耜,还需要花费一些心思,但惠藩呢,只需要不予理会,看着清军灭了他们,就可以了。
于机谋有利,于大局无益,于您个人有害呀。陈梓君轻声说道。
赵铭道则是说:陈大人,我问的事你会如何选?
微臣微臣会救上一救,纵然知道救回来一个麻烦,可是也一定要救。陈梓君说。
赵铭道微微点头,说:陈大人,这就是我委任你为大都督府长史的原因,论机谋算计,你不输任何人,但这个世界上也不缺与你相提并论者,可你与他们的不同是,你的心依旧是热的,而不会因为见惯了生死而凉下来。
恻隐之心唉,微臣总归还是不成器呀。陈梓君却摇摇头说道:微臣为魏王谋划,本不该有恻隐之心,妇人之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