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郑成功是这个态度,大家才稍稍安心下来,若是郑成功与赵铭道硬碰硬,那是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过了中午,新军前锋已经抵达了韩江水畔,大红制服、笠盔还有雪亮的刺刀,形成了严正的方阵,扫荡了韩江边的清军大营,郝尚久根本没有胆量和新军对阵,连续鏖战一个多月,他手下就剩下了一千多兵,这些士兵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何能折损呢,所以在发现了新军之后,郝尚久仅仅派遣少量的骑兵去骚扰,全军立刻撤回了潮州城固守,同时派遣使者前往了新军那边通联。
因为一路航海而来,新军之中只有一百人规模的骑兵队,此外还有六个步营和一个炮营,赵铭道骑在马上,看着一片狼藉的战场,脸色的表情有些凝重,自己明明是来抓郑成功的,怎么反而成了救他的呢?
义父,同安进士卢若腾来访,他是郑成功麾下第一谋士,也是受郑成功差遣来的。李果毅对刚刚安顿下来,还在洗脸的赵铭道说道。
让他进来吧。赵铭道擦了擦脸,就看到卢若腾风尘仆仆,身上都很狼狈,他这几日都在东大营的沙洲上,哪里还有人样,身上的衣服早就没了形状。
下官卢若腾拜见魏王殿下,失礼之处,还请恕罪。卢若腾屈身下拜,说话倒是不卑不亢,赵铭道则是说道:战场之上,新败之时,活着都是难得了,还在乎衣着吗,没有什么失礼的,卢大人请坐吧。
殿下,我全军上下听闻王爷率军来援,军心振奋,殿下不计前嫌,驰援我部,下官。卢若腾说着,潸然泪下。
赵铭道却是严正说道:卢大人,何人说的本王不计前嫌呀?本王原本是来剿灭叛逆,问罪郑氏的,但如今鞑虏跳梁,如何能见我大明将士受损,救援归救援,问罪归问罪,不可混为一谈。
王爷,您这是何意呀?卢若腾倒是一时间摸不到赵铭道的脉门,刚才的热情一下消散,虽然他不认为赵铭道会趁人之危,但此时此刻,郑军身下全系赵铭道一人之手了。
赵铭道说:旁人暂且不说,尔郑军之中有一名叫杨乾生的,在果毅面前,公然呼本王为贼,说果毅是小贼,是与不是?
这杨乾生年轻气盛,当日又有诸多误解。卢若腾解释说道。
不管什么误解,以下犯上就是不对,这杨乾生现在何处?你立刻让郑赐姓派人送来,本王倒是要看看,这是个狂人,还是个有风骨的义士,若不见杨乾生,休要再与本王说话。赵铭道拍拍手,把卢若腾请了出去。
卢若腾见赵铭道态度如此坚决,只能让手下回去告知郑成功,杨乾生此刻就在郑成功身边,他也侥幸没死,听说赵铭道大军赶到,还以为有救,但不成想,赵铭道一来先问自己的罪,忙向郑成功求救。
可这杨乾生本就是个小人,平日仗着郑成功信任,没少做了大家讨厌的事,见他不想去见魏王,甘辉第一个不服气了,直接揪着杨乾生的衣服,把他从郑成功身上摘下来,不让他抱住郑成功的大腿,甘辉说道:杨先生,你平日里对国姓爷最为忠诚,时常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国姓爷什么都愿意做。
现在魏王问罪,就是想找个理由出出气,你也不过说了几句气话,魏王宽宏大量,自然不会害你性命的,以你之大义,你之胸襟,如何会为了个人荣辱害了全军性命呀,诸位将军,是不是呀?
是是是,杨大人慷慨之士,我等都知道的,肯定愿意去。众人都是齐呼,杨乾生去不敢,不去不成,只能看向郑成功,郑成功知道杨乾生一去定然生死难料,他本想保他一保,可现在保他一人就是累死全军,郑成功只能说道:杨先生且去就是,勿要失了我郑军风节,本爵自当尽一切保你性命。
对对对,国姓爷说的对,杨大人这种识大体,肯为全局奉献的人肯定愿意去的,就算自己死了也要为咱们全军求得魏王原谅,哎呦,洪将军,愣着做什么,还不恭送杨先生呀。甘辉提着杨乾生交给了洪习山。
洪习山当年与施琅带广东境内的福建军队归来,投奔郑成功,是杨乾生出主意把这支最能打的军队分化的,洪习山一直对其不满,交给他,杨乾生想跑都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