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城。
即便在梦中,这段时间受的苦还是不断的涌现:两侧是悬崖峭壁的陡峭栈道、夜晚宿营时候渗人的狼嚎、道路两侧的死尸还有被水流劈斩出沟沟坎坎的黄土高原,欧阳直自从劝降的李国英,就自告奋勇前来陕北联络义军,他个人认为,如果能够联络上陕北的王永强部,与魏王大军南北并进,那么连吴三桂都用不上,就可灭清军,复三边。
可惜的是,人刚刚渡过渭河,就听说了王永强部覆灭于蒲城的消息,欧阳直虽然大为失望,但也知道陕北义军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还是要联络的,于是继续冒险北上,进入了这榆林城中。
欧阳先生,欧阳先生!粗暴的敲门声从外面传来,欧阳直从噩梦之中警醒,翻身起来的时候,短刀落在脚面上,砸的的生疼,欧阳直看了看半截露出刀鞘的短刀,还是有些失落的,自己睡的那么死,若是真有人害自己,抱着刀也是被人杀的命。
打开门,进来两个粗豪的汉子,这二人都是西营出身,是艾能奇身边的亲兵,这次北上,艾能奇抽调了他们出来协助自己,二人本身就是榆林边军,对这一带是非常熟悉的,一路上就是他们护送来的,一开始二人还讥讽嘲弄,但见欧阳直一路北上,没有怨言,风餐露宿也只当是等闲,二人早已对他崇敬万分了。
什么事?欧阳直问道。
高将军请您过去,说是有要事相商。
欧阳直点点头,简单收拾了一下褶皱的衣服,随行而去,两个西营下属所说的高将军名为高友才,是已经战死的王永强的朋友,当初也是第一个响应王永强起兵的,但在占领陕北十几个州县之后,高、王二人就陕西义军发展发生了矛盾。
王永强的主张趁热打铁南下关中,召集更多人起势,壮大势力和影响力,而高友才则主张在陕北发展积蓄力量,与山西义军联络协作,双方互相说服不了对方,结果就是一个南下一个留守,而在王永强兵败蒲城,延绥镇城失陷之后,高友才部就是如今陕北义军之中最强的一支,与其他农民军不同,高友才麾下主力是西北边军,最是能打。
原本的榆林卫指挥使衙门是如今榆林守军们集结的地方,现如今榆林城里的大股小队的义军有十几支,虽然高友才最强,但也只是奉其为盟主,并没有上下级关系,宛若当年刚刚起义闹事的流贼。
而在榆林城中,欧阳直的身份则是高友才身边的哑巴师爷,他没有表露自己是魏王使者的身份,原因就在于,表露了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在汉中北上的时候,赵铭道为了欧阳直可以顺利行事,不仅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柄,还给了他五份敕书,原本欧阳直还盘算着,封王永强几个人都足够的,可现在大小十几个杆子,这些敕书要是拿出来,说不定就成二桃杀三士,这些义军领袖就能抢破脑袋。
索性,欧阳直隐瞒了身份,藏起了敕书,以投效高友才的文人出现,因为他是四川人,一嘴的四川话说出来很容易露馅,索性也就装成了哑巴。
正堂里,高友才的亲兵正在摆开椅子,准备迎接前来会商的义军领袖们,而高友才见欧阳直到了,拉着他到了一边,把两封信给了欧阳直,说道:欧阳先生,果然让你猜中了,城外的二鞑子这是知道了南面的消息,受不住了,今日送信来,不仅城内有头有脸的头目都给了官职,而是还给了我一个总兵,看起来他们很想速战速决呀。
那将军是怎么想的?欧阳直把高友才拉到无人的角落,低声问道。
自然是不答应了,如今魏王大军已经进入关中,甘陕光复指日可待,我高友才既已经举义,是要义无反顾的干到底的。高友才正色说道,他又说:从昨晚到今早,来了几波头目,这些人的想法可就没那么坚定了,有人说先假意投降,退了清军的,也有人说要突围去山西的,魏王那边的事又不能跟他们说,实在是不稳当呀。
欧阳直知道这些农民军最是靠不住的,问道:高将军叫我来,是为了什么呢?
高友才竖起两个手指,说道:现如今可是得上下一心才行,我有两个计议,请欧阳先生给断一断,第一就是公开您的身份,给底下人壮一壮胆子。第二就是诈降,放一波清军入城杀掉,和对方结下死仇,让这些人想投降都不敢。
欧阳直细细一想:不妥,甚为不妥。公开我的身份,城外的清军也是会知道,到时候为避免义军南下与魏王汇合,必然会有所应对,届时我们就是失去了主动。至于诈降,危险太大了,敌人未必上钩呀。而且吴三桂、李国翰都是老于行伍,一旦看破,那就是一招棋错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