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先打一打(1 / 2)

吴三桂接连的表忠在孟乔芳的眼睛里全是表演,这厮为了荣华富贵叛了大明朝,如今为了全藩家眷背叛大清又有何不可呢,如今这般说话,一是还没有到时机,二就是他没有把握独自面对明军,面对赵铭道。

平西王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下官自然会奏报朝廷,只是现在时局如此艰难,下官也实在拿不定主意呀。孟乔芳故作为难,说道。

吴三桂正想知道孟乔芳是怎么想的,于是笑着请孟乔芳坐下,说道:孟大人,你方才说拿不定主意,那却是有主意了,能不能说给本王听一听,说实话,现在汉中一丢,我全藩家眷都为那赵铭道所挟持,而入关中的通道他赵铭道也是拿住了,西安危在旦夕,你孟大人身为陕甘总督,也不能不坐视不理吧。

你我也有几年交情了,这么说吧,现如今我单独赵铭道,夺不会家眷而你若是没我相互,也未必守得住西安,你我现在可是相互需要。

话说到这个份上,孟乔芳也不用矜持了,索性说道:现如今是关中大乱,明军在关中各州县出没不断,你也知道,关中士绅、百姓尚未完全归附,王永强昔日一到蒲城,都没有入城,全城百姓就抗拒我王师入城,现在关中也差不多,驻防西安的喀喀木将军更是一日三警,日日求援,咱们第一步自然是合营联军南下,可陕北之乱只剩了榆林、保德几个城市,榆林叛军如何处置,下官就完全没有主意。

吴三桂见他就是不说重点,吴三桂说道:连日来,本王射书入城,已经与几个贼酋取得联络,可用反间计,但时日尚短,叛贼对王师心存畏惧,不敢轻易开城,本王以为,许诺不杀,委以高官名爵,若有内应,则速破榆林,杀绝逆党,若是无内应,也只能是暂时退避,保关中核心之地了,孟大人,你觉得呢?

前线作战都是由平西王你来决断,下官哪里能置喙的。只是希望王爷给下官一个确切的日子,下官也好集结兵马,准备钱粮。孟乔芳说道。

吴三桂略作思忖,直言说道:三日,成与不成就这三日,咱们的时间可经不起消耗。

孟乔芳见吴三桂这般雷厉风行,登时欢喜:好,王爷,作战的事全权托付于您了,下官也好安心对付南朝那边。

吴三桂笑呵呵的给孟乔芳端了一杯茶:孟大人这话说的,可是有些见外,这榆林逆党本王还能收拾,可南朝赵贼那边如何应对,您得给本王通个气,定个章程呀。

王爷,一路北来,下官是心中不安,左思右想,无论怎么说,咱们还是要和南朝那边打一打,若是不打只谈,怎么着都没办法交代,就算最后解决了,将来未必朝廷也会怪罪的。孟乔芳语重心长的对吴三桂说道,嘴上说着话,孟乔芳却是仔仔细细的观察吴三桂的反应,但吴三桂也是有城府的人,眼见他瞧的真切,索性捻须不语,似是陷入沉思的模样,久久之后,吴三桂问:孟大人,这个打是个怎么打法?

打着一场,至少有两个用意,第一就是试探试探赵贼深浅,赵贼号称北伐十万大军,未必是实数,但是能同时围困保宁、汉中两城,且四路大军同时北上出秦岭,这大军数量也是不少,打个对折,五万人,也是不少了。

但是王爷也知道的,南朝的军队不能以数量来衡量,左良玉当年还号称三十万人马,不也旦夕破之吗?但赵贼不是左良玉,其在两广、川黔,对我大清多有胜绩,旁的不说,两年前肃亲王率军入川,可是损兵折将,两白旗两千多精兵命丧娄山关谷地,足以说明赵铭道实力不俗,现如今赵铭道拥兵数万,这些军队全是精兵?还是说乌合之众居多,其实力究竟如何,须得打过才知道。

知道的赵铭道大军的真实实力,咱们才能做出相应的应对呀。

吴三桂听着,觉得非常有道理,这一点他也是同意的。又问:那第二个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