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谁得大势?(2 / 2)

而在一旁站着,一直都没有说话的张同敝,此时的神色也写满了哀伤,显然他也觉得如今的局势对大明朝廷来说已经非常危险了,他问道:老师,赵贼北伐,我们要做什么吗?

做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拖他后腿,还是搞什么阴谋诡计?瞿式耜反问说道。

张同敝摇摇头:若让清廷得利之事,岂能是大臣所为!

瞿式耜只是感觉全身无力,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说道:能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那个人是赵铭道呀,是赵铭道呀,他既然敢出兵北伐,就不会没有准备,对付朝廷他比对付满清还要专业!

云南、桂南和粤西,他吞并了两年,早已是铁板一块,士林屈服、豪强授首,再没有任何机会了,而在川南和贵州这等新占之地,赵铭道又是留驻重兵,弹压地方,朝廷的兵马都在湖广和粤北,就算用强,能是他赵铭道大军的对手吗?

那掌兵之将是刘文秀,西营巨寇出身,如何会与朝廷勾连。握权之臣是杨畏知,赵贼麾下文官第一人,就连本官这个首辅位置都未必能打动他!

至于四川那些军阀,一盘散沙,狼子野心,多是贪婪之人,怯懦之辈,赵铭道尚未都没有把握整合他们,过去三年朝廷也无计可施,难道现在就有把握了?他们根本无胆与赵铭道对阵,若是收买,用什么?朝廷还能给什么,除了一个个封国公,又能如何?无计可施了,无计可施了!

张同敝眼睛通红,说道:老师,学生不服,不服呀!这天下正统在我,人心在我,为何赵贼就能步步为营,挥师北上,而我们却在湖广、两江打不开局面呢?难道我大明三百年养士,就不如赵贼三年之功吗?

瞿式耜看向张同敝,欣慰的点头:很好,同敝,至少你还有胆色与赵贼应对,不惧这天下第一的奸臣,仅此一点,你就远远胜过吕大器了。但你也不要怀疑,天下大势,谁人可掌?赵贼只是一时之机巧罢了!

此话落地,瞿式耜起身,走到了桌前,拿起了另外的一份塘报,说道:这是我东林耆老,也是我瞿式耜的老师钱谦益先生自江南发来的消息,大势仍然在我呀。

张同敝接过塘报,看了一眼,眼睛瞪大了:这这可是真的?

瞿式耜认真点头:我已经着李成栋、何腾蛟二人查察了。

原来那份塘报上写的是一个好消息,清军去年南下江西,进剿金声桓、王得仁二将起义的主力军队已经在江西大定之后北还京师了,现如今钱谦益是满清体系内的人,他送来的消息非常可靠,而且还给出了解释。

山西起义如火如荼,三晋震动,而摄政王多尔衮最为倚重的兄弟多铎则在京城病故,整个京城所有的军队全都派遣到了山西阿济格手下平叛,除了在湖广的济尔哈郎和勒克德浑,满清几乎所有能上阵的宗室,从亲王到贝子,几乎都在山西作战,京城空虚,所以江西谭泰所部满洲兵回驻京城。

如此看来,清军不会南下广东,江西空虚,惠国公亦有北上光复的机会啊。张同敝兴奋说道。

瞿式耜微微点头,欣慰说道:孺子可教也,江西看似失去,实际并无损折,赵贼北伐,我亦北伐,他在陕西,威慑京城,是鞑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正好为我们吸引清军主力,而我湖广、广东并进,顺长江而下,可复江南半壁,谁胜谁败,还用本官来说吗?

张同敝重重点头,大呼天佑大明。

首辅大人,湖南急报!师徒二人正欢笑纵谈天下大势,就见一官员来报。

瞿式耜笑了笑,接过塘报,也不打开,说道:定然何督师确定了江西清军撤退的消息,呵呵,天命在我也,时运在我也!

瞿式耜满怀欣喜的打开,看了一眼,忽然身体僵直,眼睛一黑,直接摔在了地上,张同敝不明白老师怎么由极喜为何变成了极悲,连忙拿起塘报一看,不甘心说道:不可能,何督师怎么会死,何督师怎么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