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吃苦受气的觉悟(2 / 2)

李果毅又说:这每日的学习、饮食和休息的规章制度,也是为了你们的身体着想,这人身血脉,劳而无滞,跑跑步也是舒筋活血的,而这些作息制度就是用制度而不是人管着你,让你想要偷懒都不行呀。一日从早学到晚,全力以赴,又何须头悬梁锥刺股呢?

诸位先生想,你们夜以继日的学习,用好的笔墨纸砚,有名师指点有同学竞争,在讲谈社一日之学,就是胜过别人三日五日,而那些殷实富贵的士绅人家,身边是娇妻美妾相伴,心思都不知飞哪里去了,你们学一日还不够他们学习一个月的吗?

明白了,我等明白了。秀才们都是重重点头。

李果毅则是说道:诸位先生,讲谈社的事就聊到这里吧,昆明还有两个书社,我也是要去看看问问的,义父设立讲谈社,是为了天下所有贫寒的学子有一张安稳的书桌,有一条进身的道路,绝没有私心的,一切都听诸位的意思,去就去,不去就是不去呀。

告辞,告辞,请诸位先生不要送了。

李果毅是走了,但郝东城五个人哪里还有读书的心思呢,满心想的就是讲谈社的事,思来想去,又是看起了李果毅留下的校规,其中一人叹息一声:虽说讲坛社是个好地方,可这规矩太严格了。

严格倒是无所谓,咱们几个哪个不是能吃苦的,关键是你看上面写的,一应作息都有教官监督,这教官不就是武人士兵吗,咱们进了讲谈社,可是要受武人的气了。另外一个秀才感慨道,却是见郝东城若有所思,脸色坚定,想到他刚才就已经决定非进讲谈社不可,问道:东城兄,你不担心这个吗?

郝东城抱拳说道:诸兄何必如此担心呢,要说吃苦,咱们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苦不苦,若不是李将军周济,你我在这昆明城可是要吃糠咽菜的,这苦是不苦呢,咱们这些苦都能吃,讲谈社的苦如何吃不得?

早起晚睡,在家读书不是一样吗,你们在楚雄也是见过来往军队飨食的,军中所食都是好米,有菜有油,比咱们在家吃的都好,这讲谈社可以和讲武堂并列,讲武堂都是军官,武勋之后,若是一个标准,那吃住也定然是上等的,去了哪里是吃苦,那是去享福!

说的也是,可是要受武人管制,受尽白眼屈辱。若是不让武人管我,我怎么也是要去的。那个秀才说道。

郝东城却是笑了:罗兄,这话说的却是差了,是,去了讲谈社受人管辖,必然有折辱,可不去就没有么,在楚雄雇车时,车老板都说你我是穷酸,而到了昆明住下,那吃瓦片钱的七嫂不也因为你没给她赏钱,给你白眼瞧吗?

愚兄这些年在路大人幕中,来往士绅和官员的嘴脸见多了,倒也还算得体,可你们呢,去东家抄书要被羞辱,去西家题字也被为难,就算在街上帮人写信赚些铜子,不也被人追的满街跑吗?什么时候有过尊严呢?

退一步说,现在全滇都是魏国公在做主,文贵武贱早就是过往了,咱们不花钱去承人家的传道受业,难道人家还要把咱们当大爷供着吗?罗兄,愚兄把话放这里,讲谈社只要一开办,有的是人往里进,不缺你我,日后后悔可来不及。

最后一句俗语与诸位兄台共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郝东城说罢,起身收拾书籍,秀才们问道:东城兄,您这是去哪里呀?

郝东城说道:诸位兄台,愚兄已经决意进讲谈社了,愚兄与诸位不同,家中老小都在昆明,这一进讲谈社,多半在乡试之前是不会出来的,所以要快些回家,和老母妻儿交代几句要紧的话,失陪了!